$ D! j. @9 a0 h1 A' y0 u如果說港人的悲憤是外露的,是對菲律賓政府在香港遊客在菲遇害事件中不作為或胡作非為的不滿情緒的表現;那麼,港人的哀怨是深藏的,是對中央政府的對菲律賓政策的埋怨和失望,沒有為港人的權益盡力行使國家權力,沒有對港人的悲憤感同身受。港人哀怨的是無助,也是無奈。4 N' J2 x% f/ V. ]- B
今年8月底,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應邀訪華。據菲媒體報導,在4天訪問中,南海爭端問題「只是行程的一小部分」,重頭戲是經貿合作。菲律賓希望與中國簽訂70億美元的合同,簽署6項協議,其中包括《中菲經貿合作五年發展規劃》,希望到2016年為菲帶來約500億美元的投資。公仔箱論壇# E0 `+ r! U4 d$ K2 L& b
可以感覺到,國家利益已經覆蓋了港人向菲律賓爭取公義的權利,與國家的南海利益相比,港人的權利退居其後,雖然國家隔三差五地向香港輸送大禮。在港人心目中,中央政府在處理香港遊客菲律賓遇害事件上是失分的,對國家的認同,對國家的形像,也是失分的。! w4 E. E) H u J% }
國家的對菲律賓的策略似乎是以懷柔為主,然而,以德報怨,不一定得好報;以直報怨,才是正道。沒有是非,一味懷柔,只能助長其野心,最終自食其果。都說弱國無外交,可是現在中國的外交,除了耀武揚威,仍似弱國狀態,被動應付,息事寧人。6 }; B0 ^+ v. L& D7 q- G2 L* q*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