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 L3 Y2 j, F5 r2 T. \3 Y泛藍陣營近年來已分分合合四次,悲哀的是它儘管一直分合,但卻沒有一次觸及最重要的價值層次這種「大認同」。國民黨仍舊和古代一樣,由於掌握權力,遂自居正統主流。它將政權挑戰者蓄意的妖魔化和仇敵化,企圖利用人們的恐懼感和對立感而繼續保持政權。它一方面抄襲民進黨,但又醜化民進黨,其實任何邏輯嚴謹的人都知道,當國民黨將「台獨選項論」列為政綱,它即已不再有醜化台獨的資格,當它對民進黨狂轟濫打,它即不再有夸夸而談超越藍綠的資格。國民黨在價值層次,無論甚麼空話都講過,而又選擇性的找題目攻訐及醜化對手,這只在古代性格的政黨才會如此。至於它對譜系相同的親民黨,只會扣別人「叛徒」的帽子,並認為親民黨作為只會讓民進黨漁翁得利;這種說法其實只是一種權謀語言,它和國民黨以前動輒高唱團結及鞏固領導中心口號武器如出一轍。5.39.217.77:8898+ f) k/ h3 n7 t* W) w9 e3 N' D, q
5.39.217.77:8898" x" O% Y$ d) b; B. F" @
因此,今天親民黨要和國民黨分道揚鑣,這對台灣的政黨發展是個重要契機。如親民黨只因為對大藍吃小藍的作風覺得厭倦,因此而反彈,這只是玩著「小認同」的遊戲,那麼親民的戲是唱不久的。如親民黨能將不滿的層次拉高,而去談台灣的價值,國家未來的方向等「大認同」的問題,親民黨的奮力一搏才有意義,也才有可能改變台灣政治的景觀。我認為近年來由於台灣社會的內外環境都已改變,台灣的政黨的確到了已需大重組的時候,親民黨未嘗不可能成為這種大改變的第一槍。台灣只有透過政黨重組,才可能改變過去那種藍綠惡鬥的既定戲碼。tvb now,tvbnow,bttvb' ^. p% X F/ \* N% s7 B2 q" M+ R* w
5 A2 a4 b) S3 d9 g. p8 M$ C5.39.217.77:8898台灣過去由於長期被洗腦,已洗成一種習慣,只要有政黨的分合,人們就會神經緊張,並用那種誰是叛徒,誰又會漁翁得利的觀點看問題。這種政黨過度的權謀化已造成了社會跟著權謀化。這種長期的洗腦,已使人們疏忽了一種正面看問題的能力,那就是政黨的分合,如果政黨人物有格調、有視野,它其實乃是件好事,它有助於政治價值的釐清及國家共識的形成。政黨的分合確實有可能會使某些政治人物的利益受損,但對國家而言,釐清政治價值與國家方向,那才是比某些人的利益更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