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東部中山陵東、靈谷寺西的林海中,溪流綠樹掩映著一座倣清喇嘛廟的古典建築,它依山而建,氣勢恢宏,這裏就是保存展示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史跡的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 ) C# Y0 h# h4 q6 m, G: F( W 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樓,是中山陵園眾多紀念性建築之一,原由中國佛教會捐建,初為收藏佛經所用。建築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個部分,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築師盧奉璋設計,1936年冬竣工。tvb now,tvbnow,bttvb) [: N% d8 X" Y* M
藏經樓飽含歷史滄桑。抗戰前,藏經樓曾珍藏了一批珍貴文物和佛經,這些文物和佛經都是該樓落成後各地佛教界人士贈送或薦送的。抗戰爆發後,藏經樓遭到嚴重破壞,僧房、碑廊毀于日軍炮火,文物與佛經也不知去向。新中國建立後,地方政府多次撥款,逐步修建了主樓、僧房和碑廊。1986年11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在這裏舉辦了內容豐富的孫中山先生史跡及著作展覽。藏經樓首次接待了由港澳各界人士組成的大規模的海外謁陵代表團及參加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孫中山先生的親屬孫穗英、孫穗華、戴成功及許許多多海內外知名人士先後來此參觀,1987年5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將藏經樓辟為"孫中山紀念館"。1989年5月30日,在孫中山先生奉安60周年前夕,該館正式對外開放。tvb now,tvbnow,bttvb4 {) q5 f g7 X1 I
孫中山紀念館主樓前為一橢圓形的廣場,四周花木扶疏。廣場北側兩段石階上便是主樓。第一段石階正中矗立著孫中山先生銅像,銅像高2.6米,重一噸多,是孫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莊吉贈送的。尊銅像曾矗立于新街口廣場的中央,時間長達24年,為許多南京市民所熟悉。第二段石階平臺上置有一對銅鼎,係南京化學工業總公司于1989年開館之際捐贈。主樓是重檐歇山式宮殿建築,挑檐飛角,氣勢不凡,檐脊覆黃色琉璃瓦,主脊與垂脊以龍鳳、獅頭吻合,脊頂中央飾紫銅回輪華蓋,梁、柱、額枋均飾以彩繪,整座建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tvb now,tvbnow,bttvb8 m. n- ~- H. n: o1 L
三樓正中懸有一方直額,上書"藏經樓"三字,黑底金字,為當代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手筆,大門門楣橫匾上書有"孫中山紀念館"六個大字,這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譽主席屈武所書。 " h2 ^6 `8 a& w; z) r, \ 藏經樓外觀為三層,中間還有一夾層,共四層。底層大廳裏連續不斷播放《總理奉安大典》資料錄像片,這部錄像片是根據當年孫中山先生病逝、安葬時拍攝的實況影片錄制的,真實地再現了孫中山先生病逝、公祭、建陵、迎櫬和奉安的全過程,有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5.39.217.77:8898, m5 b$ s8 t: h$ P5 \3 W
大廳的四壁鑲嵌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建國大綱》全文巨匾。正面壁上鐫刻有胡漢民手書《總理遺囑》,兩側是孫中山手書"人類進化,世界大同"對聯。公仔箱論壇0 m1 }7 ?- a/ \+ v
三樓室外回廊四壁設《永恒的紀念》大型圖片資料展,展示各國領導人及知名人士晉謁中山陵的歷史鏡頭。展櫥裏則展出有關孫中山先生的書籍。tvb now,tvbnow,bttvb. t: m9 ^" ^% l# N- z
三樓是孫中山先生史跡陳列室,這是孫中山紀念館的基本陳列,有四個展廳,共展出孫中山先生的史料圖片378幅,還有實物、手跡、書籍等。全部陳列分九個部分:少年壯志、奔走革命、創建民國、討袁護法、新的徵途、病逝建陵、迎櫬奉安、陵園今昔、浩氣長存。. w' d$ M" J" V6 d Y; q
四樓展廳用于舉辦各種臨時陳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9 O/ ]' j. w" a4 R
主樓後面是一座大型碑廊,碑廊長125米,左右對稱環抱主樓,中軸線上建僧房5間,兩翼有回廊與碑亭兩座相連。碑廊內鑲嵌馮玉祥將軍贈送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塊,每塊碑高1.9米,寬0.9米,上面鐫刻孫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義》全文,共16講,15.5萬字。碑文分別由張乃恭、陳天賜、葉恭綽、鄧散木等民國時期14位書法家正楷書寫,風格各異。其中唐仲芳刻石,尤為書必俱佳的珍品,被定為二級文物。 $ A# j K! `; \7 Q$ f9 p8 f1 o'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