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清乾隆年間,又在宛在洞的西南隅開出“朝天洞”和“六合洞”,還建有僧舍和“禦山亭”,規模相當可觀。同治年間,常有名宦封官來此巡遊,頗為熱鬧。民國間,林爾嘉有一首《白鹿洞》詩:“曾入匡廬尋白鹿,歸來臘屐復登山;非關腰腳今猶健,風景依舊愛此間”。 / i' |! L( I R. ^" X0 ~$ U 白鹿洞寺前原有一半月形的水池,引自後山岩罅中的流泉,水泉甘冽,人稱“龍泉”,又稱“琮崢泉”,它與附近的“石泉”都是廈門的名泉,許多人不辭爬山之苦,來此汲水泡茶,寺僧也以龍泉水泡茶待客。 7 W. g1 B( h' t) X$ q% d" x 白鹿洞有五個陳列室,展品一千多件。這個綜合性地方博物館,是了解廈門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