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吸專才權宜計 暫紓婦產科需求 [打印本頁]

作者: aa00    時間: 2011-6-8 11:03 AM     標題: 吸專才權宜計 暫紓婦產科需求

吸專才權宜計 暫紓婦產科需求
! n, ?& e$ M5 W% o4 J7 N2011-06-08
: s5 z' a* d+ [' Z! w8 t1 l% ` 5 ^2 a# t, m/ M& }) F# S$ r

1 h) s% Y; _6 }$ g5 m/ x( t* e公仔箱論壇(星島日報報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2 ~/ E) ]6 C: l& X; }( N

" r& p" r* }- v/ [: I; X公仔箱論壇將軍澳居民等候多年的區內公立醫院產房服務,由於公立醫療系統婦產及兒科醫護人手大量流失,出現落實之日「一拖再拖」的疑慮。面對醫護人手不足的全港性問題,當局除了限制外來需求,增加培訓人手外,宜研究加快輸入外來醫護專才,作為權宜應變之計。
4 k8 B4 Z8 f" a; z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3 V7 t* z- H) m現時將軍澳醫院並沒有提供分娩服務,醫院在一九九九年落成以來,四百多張病牀中,本來預留了約八十張作婦產科、初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兒科及半私家病房之用,但都轉了作其他用途,包括支援內科等其他病房、鼻咽抽樣化驗、護士培訓,甚至行政及貯物。
. A# [: ?! l* Q" \/ d; n8 c,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E- D& n4 I6 Q* y4 l2 V
將軍澳是較遲發展的新市鎮,當年人口未足以支持區內醫院提供婦產科服務,有關設施暫且借作其他用途,未嘗不可,但今天情況已經大為不同,到了由將軍澳醫院提供婦產科服務應付區內龐大需求的時間。tvb now,tvbnow,bttvb% a5 G- F, a' N9 g4 b- Q

. a( y$ v) O! b, z1 T! ?2 D. d年輕夫婦多 新區需求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a+ c/ U3 {! O

3 g2 P7 Z6 A. j7 B將軍澳人口現在已經超過四十萬。根據當局統計,去年將軍澳和西貢居民誕下二千多個嬰兒。由於區內沒有私家醫院,公立醫院又不提供婦產服務,她們都要去區外的醫院分娩。現時區內仍然有甚多中小型住宅落成,預計繼續有大量年輕夫婦搬進來組織小家庭,再加上內地人來港產子對全港產科服務的需求,當局推算到二○一三至一四年度,單是區內對公立醫院的分娩服務需求,已經接近三千宗。
, U# x. o, m+ k$ j( J0 h7 f$ [* U5.39.217.77:8898 公仔箱論壇8 H( T. }; b- ~' T
當局幾年前已經預計到這方面的需求,因而在三年前申請到立法會通過撥款接近二十億元,擴建將軍澳醫院,其中一個目的,是提供婦產和相關兒科服務。硬件預計在兩年後落成,卻出現人手配套不足的危機。
" p. m: {2 u( p公仔箱論壇 : Q! L" r7 p9 h: L
醫管局婦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張德康,形容目前公立醫院人手「三個蓋冚六個煲」,再加設醫院,有如「三個蓋冚七個煲」,反使服務水平更惡劣。這番話反映了公立系統部分醫護心態,擔心擴展服務令自己百上加斤。
# |% x- c5 F# m6 ?9 C 9 ^% J) s7 W; v# f
居民想加快 醫護盼慢板
1 V1 l: `: }+ G1 ^5.39.217.77:8898 5.39.217.77:8898' @" n* F" ]& N
私家醫院近年因為大量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生意滔滔,紛紛向公立醫院挖角,公院流失率創下近年新高。上一財政年度,婦產科醫生流失了百分之九,護士百分之七。兒科醫護流失率亦分別達百分之六點五和八點八。
# B$ R  _5 E% C- ?5.39.217.77:8898 $ c4 m" T5 v; u" Y, x$ B9 r
將軍澳醫院婦產科落實的難題,縮影了本港公立醫療系統面對的全港性矛盾。一方面,居民的龐大需求,希望盡快增加服務;另一方面,醫護員工則擔心,新服務帶來的額外工作量,會佔用本已不足的人手,不勝負荷。5.39.217.77:8898, Q: V1 ~, C5 D. d6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A: d2 ]: N1 t9 U
為了紓緩壓力,當局透過設立內地孕婦來港產子配額等措施,限制外來需求,較積極的做法,是增加人手供應。由於培訓人手並非一朝一夕見效,當局宜在輸入外來專才方面多下工夫,作為盡早應急的措施。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