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华府是建立两岸军事互信的捷径 [打印本頁]

作者: ynotme0626    時間: 2011-4-7 11:31 PM     標題: 华府是建立两岸军事互信的捷径

  北京发表国防白皮书,表示统一前两岸之间仍可以谈论军事问题。但是,台湾并非正常国家,台湾的军事事务最高决策权在华府,不在台北,要讨论两岸军事互信,北京应该直接与华府谈。
/ x. U( |) Z  w' j- W4 g0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无巧不成书,设在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智库米勒公共事务中心提出,应该用更为缓和的方式考量中国政策,不宜还将中国当成冷战时期的共产党对待。其中,两岸关系颇占分量,进而便包括对台军售问题的再思考。
6 ]2 h8 ^; g, L6 p1 R4 c公仔箱論壇军事互信与“一个中国”的矛盾7 X3 [3 N- @! d) y
  若北京因为已经表明军事互信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且认为与华府谈两岸之间的互信有违一个中国原则,则军事互信毫无可能。5.39.217.77:8898& @1 G7 U4 A. ?- ]
  同理,若华府认为两岸达成军事互信有害于台湾的战略地位,使台湾失去其作为围堵中国的弹性脚色,自然必须阻挠台湾参与军事互信的推动。事实上,台湾各界相信华府或有此一设想者众多,因而对于两岸达成军事互信的兴趣淡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g, x* a* ?) ]
  台北各界对北京国防白皮书有关两岸互信的回应,基本上就是揣摩华府上意后的回应,包括陆委会要求北京先撤军事部署,反对党要求北京先撤导弹,或有《苹果日报》社论提醒要先避免华府误认为两岸军事互信与两岸统一有关。
; T& y& x6 x8 @- _3 @$ E  然而,北京过去本是回避谈论军事互信的,总是主张先确认一个中国原则。军事互信最早乃是台北所提出,且与华府策士早年提出的中程协议内容不谋而合,当然台北与华府的动机显然不相同。公仔箱論壇- P" e! c( W" K# s- Y$ M
  过去在推动两岸军事互信时,华府所在意的是,如何在李登辉与陈水扁的台独政策下维持两岸稳定。而台北在意的则是,如何藉由军事互信机制巩固海峡中线,化解一个中国的立场。5.39.217.77:88981 E# ^* o% n* V: `# e$ ^8 t
  由于北京的军事部署与导弹都不是针对台湾而已,更是针对外国干预,故上述来自台北这些要求北京片面撤除或表态拒统的反应,都不是从台湾民间避战的需要出发,而是考量台湾在美国围堵中国的棋盘上如何扮演好角色。公仔箱論壇9 K" d* C/ l& l. f# U% C( z
  在北京的立场里,随着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中国威胁论,已经到了必须处理的地步。单纯复颂不称霸,难以服众。如何建立让各国放心的机制,日益成为急迫的课题。而与华府折冲最主要的热点,就是朝鲜与台湾。
& w3 a2 U/ @) ]! P$ M2 c' q$ z1 v公仔箱論壇  现在的北京,除了消极表达只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这些都可以谈,更积极提出军事互信。而台北的立场则幡然转向,宁可没有军事互信机制,也不可接受一中原则,这是出于国民党在台湾政坛缺乏自信,故必须不断表演反统的政治需要。
# K- g9 H2 q/ ]& W5.39.217.77:8898台北拒统 美停军售 三方解套公仔箱論壇* d2 }$ a+ N+ {4 r- m8 r
  所以,如何在一个中国原则没有回转空间的情况下谈互信,只能是在北京与华府之间发酵,不能是两岸之间的问题。台北朝野已将大陆政策卡死,毫无回旋空间,故唯华府是听。台北既无从事谈判的主体性,两岸间构不成谈判的有效两造。tvb now,tvbnow,bttvb) K, ]3 a' V' r" v8 U8 x# Y: X
  适逢前太平洋美军司令普理赫(Joseph Prueher)在米勒中心建议华府,应该重新考虑对台军售问题,以交换北京撤除导弹,进而争取确保北京以和平方式处理两岸问题,似与中共白皮书有遥相呼应之势。tvb now,tvbnow,bttvb7 N1 s8 P  z* V7 S1 q4 x) }
  试想,如果华府在美国自己的一个中国政策下,能够与北京达成协议,则台北继续拒绝一个中国原则,就不构成两岸军事互信的障碍,反而还成为华府可以放心与北京交换条件的基础。2 p4 ]" B. `6 @* M" ~
  亦即因为台北反正会持续抗拒统一,则华府即使停止对台军售,也不担心台北变节。但既然免除台湾继续充当美军的桥头堡,足可交换北京移走沿海导弹,因为外国干预已非立即。如此形同军事互信后,台北也不再面临推动统一的军事压力。2 f2 c6 I' W$ C5 d) ~1 M8 \
  其结果,反统、一个中国与军事互信,成为三合一,三方所担心的事,包括台独、统一与战争,都没有发生。国民党的不统、不独、不武,从不稳定的政策立场,巩固成为超越政策的稳定结构。
% p) h3 [; ~, D3 Z. a' ^  h$ j北京应邀请普理赫往访
" I& p2 ~& i; P, A" ^$ Ntvb now,tvbnow,bttvb  不过,普理赫的建议谅非华府官方既定政策,而台北自不可能自行采取积极行动劝服华府与北京谈论军事互信,因为此举在台湾政坛形同政治自杀。可见,军事互信的推动,必须由北京主动向华府提出才有可能。tvb now,tvbnow,bttvb, I+ P+ y: ^3 s7 H1 ]( V- `
  矛盾的是,早年台北提出军事互信的动机是要反统,现在倒过来,华府若是愿意推动军事互信,其基础则必须是台北持续反统。如此一来,台北僵化的大陆政策反而成为活水源头。但如果华府对于台北的反统不确定,就不会积极将事。5.39.217.77:88982 j" t2 h) o* H" d
  倘若化除中国威胁论并促进和平与发展是硬道理,而统一不是当下最急切的任务,应等待水到渠成,则北京绕过台北,在华府自己的所谓一个中国政策下,邀请普理赫往访,此其时矣!
; n3 T* d8 P/ @2 A* c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公仔箱論壇8 t) m% D, b2 {) p& G; w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