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国核战略出现不同的提法 [打印本頁]

作者: ynotme0626    時間: 2011-4-6 11:47 PM     標題: 中国核战略出现不同的提法

  《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于上月31日发布,引起了各界关注。同中国政府上次发布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相比,这份白皮书在敘述中國战略导弹部队、核战略及核裁軍的内容上有了若干变化。本文根据这两份白皮书相关内容的不同之处,谈谈个人的看法。公仔箱論壇' \# f! a3 v- u
  在2008年白皮书中,第七节《第二炮兵》专题叙述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并在这一节中陈述二炮的使命时,以相当篇幅谈到了中国的核战略。白皮书指出,二炮“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至于国家赋予二炮的任务,则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
" ~* g- z. ~, b  p  dtvb now,tvbnow,bttvb  关于二炮在平日和战时的基本使命,2008年白皮书颇为详细的叙述,即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以保证国家免受外来核攻击为基本使命。”关于核力量的运用原则,则是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二炮将“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至若二炮常规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则是“对敌战略战役重要目标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
4 T. }/ {/ @/ p5 M  2008年白皮书指出,二炮作战指挥权高度集中,实行军委、二炮、导弹基地(军级)、导弹旅的指挥体制。另据其他资料,中国核导弹的使用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及军委的集体决定,最终批准权则系于军委主席一人之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j0 R7 V( e) K/ K, d
  2008年白皮书中关于陈述陆军、海军、空军、二炮、武警各军兵种的独立章节(第四节至第八节),在2010年白皮书中被压缩为一节即第四节《武装力量运用》。至于有关战略导弹部队、核战略的描述,则远较上一份白皮书简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w1 X) p0 T8 v
  譬如2008年白皮书在第二节《国防政策》、第七节《第二炮兵》中都提到中国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并且第七节以相当篇幅作了阐释。然而,在2010年白皮书中,仅在第二节《国防政策》中语焉不详地提到中国始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如此而已。4 |# {1 G2 H+ c* H$ o) P' L& r
  新版白皮书在有关核导弹部队及核战略的阐释上作了文字修改,可能是在下列问题上另有考虑。其一,既是议题敏感,何必多讲,还是多保持一点模糊性,让对方去猜为妥;其二,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接受了“无核世界”的理念,在相关政策上有所体现,前阶段又在国际舞台上大力推行这个理念,并获得其他核大国的响应。中国在坚持、贯彻本国核战略时,势必要考虑到各个核大国对于“无核世界”的理念的应对,届时再作出政策调整。基此,在现阶段停留在语焉不详的地步,无应对即巧应对。
8 b' k9 [/ e0 s+ h/ {! t" {! x-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自卫防御”说画蛇添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A! r5 P1 e' [8 f" [# {9 ~3 D# H6 [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奉行的核战略是“有限核报复”。实际上,“有限核报复”比“自卫防御”更加准确而且稳妥,以后者取代前者,无异画蛇添足。何况,“自卫防御”的四字核战略含义模糊,让西方战略家去猜,对中国而言,愿望与效果难免背道而驰。$ N( a  e# @% w3 v
  中国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据西方战略家总结,1949年以来,每次北京处理包括边界冲突在内的军事危机时,均交替运用“积极”、“防御”这两个层面,却冠以“自卫反击”之名义,屡试不爽。首先在战略层面上是“防御”,决不启衅,然而,一旦得出战争无法避免的结论,则往往在战役层面上发挥“积极”的涵义,即先发制人,制人而不制于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 |% J2 g1 p
  《联合国宪章》第51条赋予各国实行自卫的权利,却并未给予“自卫”以清晰的定义。“自卫”表现为一个中性词,一国主动向别国出击,主客观原因也可能在于“自卫”,这在国际军事史上是不乏先例的。tvb now,tvbnow,bttvb- T% x1 Z9 b% [; b( w  G$ ^
  “自卫防御”的提法,同西方战略家对中国军事战略的片面解读曲径相通。这在危机时刻容易导致误判。其他核国家在同中国军事摊牌时,难免误判北京如同往昔处理边界冲突一样,在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也会藉口“自卫”而诉诸先发制人。于是,这些核国家未决定发动核战争则已,一旦决定使用核武器,可能诉诸“先下手为强”,对中国痛下重手,后果不堪设想。tvb now,tvbnow,bttvb$ a7 _5 ^1 m4 ^5 g( `0 f# x, P
  2010年白皮书中在涉及核武器的问题上,还有两处新的提法。这个动向也值得注意。9 L. i; C4 e2 H5 r
  第十节《军控与裁军》指出,“所有核武器国家应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以往中国也建议其他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以及核武器国家之间应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然而,这次中国直截了当地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应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毕竟还是首次。这个提法显然是针对其他核大国的。此其一。5.39.217.77:8898' C5 a! S* l. W# Z: N( D# V4 J
  关于美国筹划的全球导弹防御计划,2010年白皮书第十节《军控与裁军》也指出,这将损害国际战略平衡与稳定,不利于国际和地区安全,并对核裁军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中国主张,“各方均不应在海外部署具有战略反导能力和潜力的反导系统或开展相关国际合作。”% m0 c" T  p' ]2 Z
  而2008年白皮书第十四节《军控与裁军》中的相关措辞并不十分明确。它在提到全球导弹防御计划时,对于中国的应对措施,仅表示“中国对此表示高度关注”而已。2010年白皮书则在第十节中明确指出,中国主张:“各方均不应在海外部署具有战略反导能力和潜力的反导系统或开展相关国际合作”,显然涉及美国及其在亚太地区的盟国。此其二。! j# }' y6 L$ Z  I* N% I; Z. [
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Q$ L3 P0 t* C7 W& L5 G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