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授子以母語 陳雲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4-4 06:25 AM
標題:
授子以母語 陳雲
授子以母語
陳雲
% E4 P% }( a! t( f, b9 q; I1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7:88985 ]' e5 ?) x4 p
「做吓好心啦,畀阿仔學廣東話啦。」虐殺粵語的,不止是中共的語言霸權,香港推廣普通話教中文的愚民政府,還有無知而媚外的家長。很多香港的偽中產家長,拔苗助長,為使到子女及早學會英文或普通話,便以半桶水的英文或普通話與子女溝通。最嚴重的是,子女牙牙學語之際,便指住物件,教他們講
milk、spoon、chair之類,而發音殊不正確。
: `7 i6 }& b" z
! H2 N/ H; W5 H& |$ L. N公仔箱論壇
語言是族群的整體經驗之呈現,離開本族語言,人的存在,可謂一無所有,只能成為被文化殖民的機器人。很多香港家長的心意,就是鄙棄本族語言,以替子女「洗白白」為務,使他們及早脫離華人賤籍,晉身白人社會。
tvb now,tvbnow,bttvb; t: Y4 L: a3 X# J+ O1 ?* @( ~
公仔箱論壇4 _# }8 l5 R3 C, f) _
小孩的智力,首先是命名、記憶、描述和表達的能力,也就是語言能力,這是一切智力的根本。數理邏輯與科學,還在其次。父母要傳授全面的語言能力,只能以最擅長的母語為之。事物的精微之處,感情的幽遠之處,是不能用後天學習的外語來傳達的。在學校學的外語,甚至旅居歐美學的外語,一般只是學了正經的(
formal)、智性的(intellectual)、低級中產階級(lower middle-class)的一套。非正式的、感性的、低下層和貴族的外語世界,我們只是一知半解。用自己的殘缺外語當作母語來教小孩,他們長大之後,在文化格局上,只能成為齷齪不堪的低級中產人,成為外國社會鄙視的悶蛋。孩子將來要談情說愛,要感性推銷、要發脾氣罵人、要與低下層打交道,忽然便發現自己詞窮理屈。千栽培萬栽培,卻成了宅男宅女,父母可別怪罪於人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I8 w3 k2 M7 T" n! ?
公仔箱論壇" _/ w4 W( v* K& D6 @1 o
況且,香港的粵語是現存漢語系統之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難學的,香港的正體漢字則是世上最艱難的文字書寫系統,子女在童年跨過兩大難關,自然智力出眾,無懼與中國其他地方和外國人競爭。香港父母唾棄自家寶物,用半桶水的英語來教育子女,正是聰明笨伯。也難怪,教育恰好是文化身份之傳承,父母本身是低級中產的笨蛋,便不自覺地將身份傳給下一代了。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4-4 06:27 AM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4-4 06:28 AM 編輯
) \" A/ [$ K- h# G& e' m
7 h2 P4 _6 Q l; H3 p& K5.39.217.77:8898
陳雲
- 教中文,用粵語(上)
! F$ u# h3 `1 g/ X# e! c' F; t' s公仔箱論壇
5.39.217.77:88987 I/ s: q6 \# ~' g, C1 J K0 n
辨別人與其他動物的其中一個標準,是語言能力。發出聲音,產生意義,而意義的單位,即是語素(
phoneme),可以自由組合,變成詞與句。語素有元音、輔音和滑音三種。原則上,語音和意義的配搭是任意的,但經歷悠長的文學創作之後,也有約定的對應關係。例如英文的輕重音與中文的平仄聲,各有其感情對應。做詩文、作演講、寫通告,要打動人心,音韻節奏,不可不通也。
tvb now,tvbnow,bttvb' o9 G' M9 F3 M. Y# ?: W
# _. @9 l. R! m
中文的文言創作,語音以隋唐的中原音或北宋的中州音為本,輔以當時的方言鄉音,故此,繼承自明清北方官話的普通話,丟失了音韻,特別是入聲和合口音,頗不利於文學之傳承。文學一旦失陷,則品味教育與言辭修養,無從說起矣。
公仔箱論壇" Q" R+ L% P3 s0 D- G% O+ f$ y
公仔箱論壇; c5 d$ d m! b6 n H U- M) b
北方人無可奈何,只能接受語音殘缺的現實,嶺南人有來自秦漢隋唐的粵語,就不要屈就北方官話,自我作賤,用普通話教中文了。普通話是中國交流語,是必須學的,然而普通話語音簡單,極容易學,是毋須改換中文堂的授課語言來學普通話的。真的要加強鍛煉普通話,可以闢出一兩個術科來做教學語言,中文堂則須堅持粵語教學。這是語言科學的通則,也是文化傳承的宏願。粵語區用普通話教中文,是以俗變雅,用夷變夏,違背孔門之教。
1 I t( f, P) c2 }2 G5.39.217.77:8898
7 K+ P8 v$ ^6 P' j% D3 V7 {# w
普通話讀舊詩詞不合音韻,已是常識。然而,由於古人詩文不分家,散文也講究音韻鏗鏘,故此用普通話學古文,一樣是不得要領。
2 Z! ?) ^. O! a) ]8 k7 |9 H& Atvb now,tvbnow,bttvb
. @* u# H* h; T5 E& L
北宋范仲淹撰《嚴先生祠堂記》,歌頌漢光武帝之高士嚴子陵之高風亮節,初作「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高士李泰伯看後說:「公此文一出名世,只一字未妥。」提議將「先生之德」字改為「先生之風」,一言驚醒,范仲淹欣然從之。從意義而言,「德」字狹窄,不如「風」之廣泛,流風遺韻,與「山高水長」相配。從音韻而言,「德」(
dak1)字短促而絕,意味風流絕焉,不如「風」(fung1)之響亮遠達。
5.39.217.77:8898+ p; L7 W' B* j' N+ O
tvb now,tvbnow,bttvb8 X+ c# V2 P: a9 u7 g, f
粵語傳承古音,讀德字顯見短促,讀風字則暢達綿長。用普通話讀,有分別,但對比不大。由於中文是音韻語(
tonal language),修辭意義也用音韻傳達,北方音韻不通,單憑字義,便無法學到古文精義。
, M8 P2 v- P* A! X4 Y$ k4 M9 F公仔箱論壇
9 X, m6 U6 j$ k+ z, q( m6 M: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再舉一例。歸有光《項脊軒志》,以陋室之幾度修葺,比喻家庭之悲歡離合,通篇的文眼,只是一句「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文章各段,由悲轉喜,由喜轉悲。悲喜之轉化,除了依靠敘述事態,也因悲(
bei1)喜(hei2)二字韻母相同,發音相近。用粵語誦讀,音聲入耳,解得通暢。用普通話誦讀,悲(bei1)喜(xi3)之轉,語義可解,語音則不解。
5.39.217.77:8898# j2 j& ^+ A: ^1 Q: H2 C, f3 `* T
6 z2 [6 V+ L& O5 d7 W u8 X5.39.217.77:8898
音義離散,是北方普通話的莫大缺陷,由康熙皇帝強行指定北方話為國音之後,乃至中共用刑法和公共政策強行推廣普通話,是近代中文傳承之大遺憾,於詩文之創作,於哲理之開闢,其禍患無可挽回。惟望嶺南邊陲之地,特別是擁有文化自主權之香港,可以保存粵語教學,為中華音韻延續香火。
公仔箱論壇5 q, I$ L1 h2 `% y$ Q$ ]+ k0 L
5.39.217.77:8898; a8 ~( a/ x& a0 s& L8 D
: a' h; d$ ^, h( Q1 J公仔箱論壇
陳雲
- 教中文,用粵語(下)
; h% K1 l8 t9 {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o2 w# I4 k. Z! c) ~& m
去年十二月十日,諾貝爾和平獎頒發之日,電視新聞見的是一張空凳。事後,有作家矯正,說是空椅。那是有靠背和扶手的,當然是椅。港人說它是凳,是另有所本。
+ ^/ n+ W- @8 j$ G8 l4 ~; B公仔箱論壇
5.39.217.77:8898; u: s r' D3 f3 I
二十多年前,夏韶聲唱的《空凳》,林敏怡曲、林振強詞,是哀悼老父大去之後,剩下空凳一張。長輩在家中安坐的,自是椅。一九八五年亞太流行曲創作大賽的台上,夏韶聲演唱此曲,台上擺的道具,也是椅。
* S, n3 K4 r, K1 T9 R+ i公仔箱論壇
2 \+ q! R9 k" |$ `+ M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 v- v# x# v7 d5 S& G
粵人文如其音,凳是凳,椅是椅,只有囉唆不覺其煩的某些北方人,才好意思將口語的椅子和凳子,直寫入文。香港人愛說空椅是「空凳」,純是由於粵人聲韻敏銳。凳(
dang3)之音,如磬如鐘,有虛空迴響,可承接前面的空(hung1)字的虛空音;椅(yi2)則是舒展太息之音,將「空」字的韻洩去了。凳之音,有想念已久、虛位以待之意。北方的凳(deng去聲),其音略為短狹,如登高的登,沒了虛位以待的聲音聯想。寫「空凳」,北方人不會明白,他們愛寫「空椅子」。在「普教中」的香港學校,學生連寫「空椅」,也會被北京老師紅筆打叉的,說不合「現代漢語」的規範。
3 j Q p% d# N: u3 q* y* Y0 ntvb now,tvbnow,bttvb
8 n7 f2 ?0 p4 Y$ a
以前香港人命名機構和商店,也講求音韻。例如「香港電台」(
hoeng1gong2 din6 toi4)用粵語讀,恰好是粵語韻表的高平、高上、低去、低平,其聲由高平開首,用低平受束,高平是正氣,低平是親民,四字讀來婉轉平和,安慰人心,可謂金聲玉振之佳構。一九七六年,有了電視製作之後,英文改為RTHK(Radio Television ),中文依然是「香港電台」,是粵音聲韻的堅持,只有香港人明白。
- {9 i% E0 A/ }" y
- b# f8 I7 i( f- W0 z7 G
北方官話混雜胡音,再遭受政治之規定而簡化,脫落大量音韻,與漢字可謂音義離散,不利語文傳承。很簡單的,粵語讀的「合」(
hap6)字,真的是合口而緊閉的,音義相合。普通話的合(hé),就張開了口,想合也合不來。粵語說的荊棘(ging1gik1)滿途,短而刺耳,聽了就知是滿途荊棘。普通話說的荊棘(j
ī
ng jí)滿途,憑聽覺,輕輕浮浮的,還以為走上了鵝絨鋪的榮華路。
3 U/ m4 h4 y& _4 j7 [0 w8 @
tvb now,tvbnow,bttvb; F4 o& V, F4 Z; O3 Z7 x6 U2 q( N2 w
粵語講「含蓄」(
ham4cuk1)兩字,前者是合口音,後者是入聲。粵人說含蓄,含真是合口的含住了,蓄是真的緊密的蓄住了。普通話讀含蓄(hánxù),含不了,也蓄不住。講含蓄而不得含蓄之聲的方言族群,要知含蓄為何物,難矣。北人用普通話學中文,引致音義離散,文化也隨之失落。北人是無可奈何,隨他去了,廣東人、香港人也用普通話學中文,就是犯賤了。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