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2011竟是這樣的一年! 工商時報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3-19 08:21 AM
標題:
2011竟是這樣的一年! 工商時報
2011竟是這樣的一年! 工商時報
tvb now,tvbnow,bttvb: N& G, \: z4 j. O \
: G9 q, n+ w& d0 m/ ] K) R5 i公仔箱論壇
照理,世人經歷了
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掀起的金融風暴、2009年經濟衰退引發的失業潮、2010年歐元區債務危機造成的大震撼,對於意想不到的黑天鵝效應,會有較大的承受力。孰料,2011年第1季還沒結束,日本東北地區的空前大震與驚世核災,再度當頭棒喝。「照理」,已非這個世界的運作準則!全球化唇亡齒寒的負面能量,正透過一次更勝一次的人禍與天災,打擊「人定勝天」的自信心。究竟這是天譴或天啟?值得所有人深思。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 |' B9 p) ~6 J1 D
9 v8 M, A4 P" m公仔箱論壇
最近
3個月,我們曾在社論中指出,由於美中貿易戰一觸即發,世界恐要為全球化付出「瀕戰」的代價;中東非(MENA)茉莉革命則將陷2011年於更多的「變與亂」。只是沒想到,提早引爆的「瀕戰」經驗,竟是日本震災與核災連環爆!菅直人政府以二次戰後最大危機來形容這場未解的天人災異,民間則用「疏開」的戰時用語,自東北重災區與首都東京撤離;國際也迭次展開撤僑行動,嚴重程度僅次於先前自利比亞內戰撤離僑民。
7 t* h* \7 t+ X& H& c+ S. [) G
/ ~5 e: z# N* [8 r& S8 v
面對超級天災,日本民眾在第一時間自持守分,展現高度群體意識,這是制度與文化長期涵養的結果,國際媒體也多所肯定。然而,一旦災難蔓延,接下來就是人性的考驗,日本各大機場近日已出現大量出國避難的國民,若干配送業者拒絕冒險運送物資到重災區,顯見大難來時各自飛,還是人情之常,「滅私奉公」並非現代社會的普遍價值。
% S, K: w3 r# z7 L: |- f1 s4 Y% s
3 A% R) J8 e/ [- P% @" W! V
日本向來是個自傲而封閉的社會。因為自我期許高,的確創造出許多「日本第一」的技術,迄今無人能取代,也因此導致全球供應鏈在宮城大震後出現斷鏈危機。但也因為封閉排他,不少「日本第一」淪為「日本唯一」,只滿足國內市場而出不了國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手機系統。連核電工程與法規都是「美」學為體「日」學為用,以彰顯國家的
"Pride"。
# P1 {3 b, E# l5.39.217.77:8898
公仔箱論壇2 [, ]. ^! R: V$ N+ m/ F
如今,核災失控,國家的
"Pride"受損,輿論與抗爭開始將矛頭指向菅直人政府失能。其實,菅內閣只是20年來日本經濟失落年代的諸多「平庸政權」之一,在震災發生前正面臨倒台危機。日本核能運作的積弊叢生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危局,是歷任短命政權怠忽的結果,由菅直人概括承受。當然,菅內閣若真如媒體報導,在核災發生之初不願家醜外揚,拒絕美國援手,那麼就是造成核災雪上加霜的重大失策。
5 m# z$ }9 H4 O1 N
tvb now,tvbnow,bttvb0 t) M: R( Y/ R) {! S9 N% e( y! U# L
當空前的天災遇到長年的平庸政府,老百姓最終只能自求多福。日本朝野會否因為此次劇變,大刀闊斧翻修政治、經濟、產業與社會運作的規則,猶未可知。對於台灣在內的國際社會而言,則至少應該開始思考下列問題:
5.39.217.77:8898" q i5 x& A$ J! G! C# r
! r' r' p0 N0 D$ \7 `1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第一,反核意識抬頭,偏偏產業發展與民生水平又不可偏廢,替代能源政策如何有效推進?在日本核災之後,德國率先宣布關閉一系列老舊核電廠、中國與菲律賓等國也暫緩核能新廠的布建,而台灣核一廠延役與核四廠建設也勢必平添阻力。由於重啟火力發電有違減碳環保的時潮,因此除了見不賢而內自省,徹底提升核安層級之外,更積極善用台灣日照充沛,因勢利導太陽能產業加速發展,應是政府的另項當務之急。
5 Y5 K% j% h4 o5.39.217.77:8898
% q5 D" Z4 X' r*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第二,全球運籌模式的風控如何升級?過往水平分工的全球運籌模式,創造了共存共榮的商機與貨暢其流的便利,但此次日本震核災衍生的斷鏈危機,則將全球運籌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罩門暴露無遺。即使是研發生產一手包的整合元件製造大集團如韓國三星電子,也仰賴日商供應某些關鍵生產設備與零組件,更別說集結各國零組件而行組裝代工業務的台灣科技廠。
# X' H; S O; t6 o" e+ a% o
: s3 X% T% p! B- o
一如日本人的震災教訓記取不完,全球運籌的投資風險也分散不完,但每次教訓都有新的啟示。水平分工的脆弱性已顯而易見,就算短期內調整不易,中長期適度強化垂直整合,是否可行?
5 p" `) v$ |( X0 S1 j公仔箱論壇
7 R6 u0 k5 S" l1 Y( s
第三,更深層更重要的哲思課題,或許是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災後拋出的「天譴說」。石原直言,「日本人過於強調自我,凡事以我欲為主,來從事政治和民粹主義。而透過這次海嘯,若能一次清洗這些執著,我覺得或許這是一次天譴。」石原在國難傷口上抹鹽,遭到口誅筆伐,並不意外。但正所謂忠言逆耳,「凡事以我欲為主」,其實不止適用於日本人,也適用於過度發展與過度消費的其他國家。在「人定勝天」信仰下,多少人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滿足「我欲」,
4年來全球人禍與天災不斷,部分正是「我欲」造孽使然。「天譴」或許太過刺耳,如果說這次宮城海嘯是「天啟」,又有多少人真能生聚教訓,拋下「我欲」,敬天愛人?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