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香港應繼續成為新意念的傳播者 雷鼎明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0-11-2 09:27 AM
標題:
香港應繼續成為新意念的傳播者 雷鼎明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1-2 09:29 AM 編輯
5 P& T6 a/ {5 O3 H7 C, }6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 R- } F& R0 G8 H9 e
香港應繼續成為新意念的傳播者
雷鼎明
{) R& [* a) ^+ L3 _) ~( h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x3 U' i9 \: ]7 c" u7 r
我曾在信報介紹過有望得到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羅馬(
Paul Romer
)所倡議的「特設城市」(
Charter City
)及他與香港的因緣(見
2010
年
7
月
12
日拙作〈特設城市、羅馬與香港〉)。羅馬對經濟學的最大貢獻是梳理出「意念」(
ideas
)可以怎樣推
動經濟增長。
tvb now,tvbnow,bttvb, Q; J' O4 x4 F+ q0 P
0 p6 L8 l6 m( l1 N. s9 [" M8 Y: b2 f6 _+ ?
什麼是羅馬所指的「意念」?用香港人常用的說法,謂之「橋」是也。「橋王」、「絕世好橋」等詞語,香港人耳熟能詳。用羅馬自己
所用的例子,近年連鎖店的一次用的咖啡杯,無論大小,所用的杯蓋大小都是劃一的,節省了不少麻煩,這正是一簡單的有價值的「意念」。當然「意念」有重要與
不重要,簡單與複雜,但卻不脫離港人所稱之「橋」的範圍。
tvb now,tvbnow,bttvb0 u+ d1 r) w* G m6 p' e
6 v# X. Q( Y3 K2 S% r+ l公仔箱論壇
「意念」最重要的特性,便是它可被不同的人多次的抄襲重複使用而不必然損害其可用
性,正是「橋不怕舊,最緊要受」(當然我們更樂意見到原創性的新「意念」)。這種可複製的特性,與一般資源不同,例如海洋中的魚類便沒此特性,太多的漁民
互相仿效,加倍捕魚,很快便會使漁獲大幅減少,難以為繼。
2 b3 H2 ?/ M% {( w# p! T9 b
. |% `6 v, g4 Y' i, U3 m
在中國留學史上的足迹
( U, W* R( ^' c3 K U$ M2 Htvb now,tvbnow,bttvb
要使有用的「意念」不斷出現,
需要好幾個條件。第一是資訊自由流通,人民可隨便掌握到別人的「意念」;第二是教育普及,吸收別人「意念」或自創「意念」的能力較強;第三是社會規模較
大,人口眾多,積累起來可供眾人靈活使用的「意念」的總量亦較大;第四是思想要開放,肯吸納新的「意念」。
1 f* D4 S$ n" j( K% g
3 V, S! g' K6 U, ^1 @4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香港本是彈丸之地,既無天然資源
供其揮霍,其成就與扮演的角色往往都是靠傳播新的「意念」支撐着。而所謂新「意念」,簡單化地說,便是有意或無意地向中國傳播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與經濟、
政治與科學有關「意念」,亦即「西化」思想。這些例子數不勝數,孫中山在港讀書與搞革命,八十年代開始港商把現代管理方法帶到內地等等,都為人所熟知。但
歷史往往有其幽微之處,香港對中國現代化的重要貢獻,尚有一條少為人知的線索,便是港人在中國留學及教育史上所扮演過的角色。
公仔箱論壇- M: y3 I( i, o( }0 X8 w
~8 t7 E3 \. z5 u/ |, m5.39.217.77:8898
2003
年底,《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錢鋼與胡勁草出版了一本優秀的著作《大清留美幼童記》。同期,香港歷史博物館搞了個名曰「學海無涯」的「近代中國留學生展」,並把展品結集成同名的書出版。內地中央電視台也派員到美國追尋歷史,把十九世紀中國留美學生的故事重現於眼前。
. K; F& G2 Z u- W; W, ?
* D$ |. Z5 i1 Q' i3 ]5 H6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對他們所描繪的歷史感到震撼,對港人所起過的作用尤感好奇,所以也用過一些時間把線索追蹤下去。
+ x, i. \5 \. L" k9 `* }7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e* z) |; Y+ k1 ?) L
容閎鼓吹清廷遣童留美
. d" m% d. N/ h公仔箱論壇
首
先是容閎。這位
1854
年在耶魯大學畢業、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完成美國高等教育的留學生,其實也曾與港結緣。容閎廣東香山人,
1828
年生,
1842
年隨美
國傳教士布朗(
Samuel Robbins Brown
)從澳門搬至香港摩利臣山的馬禮信紀念學校就讀。
1846
年布朗身體不適決定回美,容閎被選拔隨同赴美,
1847
年進麻省的孟松學校
(
Monson Academy
)就讀,其後入耶魯。我小學在東華三院第三小學、中學在華仁書院,校園都在摩利臣山腳下,知道容閎是隔代近鄰,倒也十分高興。
( C; T% u/ F) \* F% Z公仔箱論壇
& N- i& W f5 D/ `0 M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容
閎回國後,深知西學對中國發展的重要,大力鼓吹清廷派遣學生到美國留學,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說服李鴻章玉成其事,從
1872
至
1875
年分四批共派出一
百二十名十至十五歲的幼童到美國學習。這批幼童個個相貌堂堂,聰明溫雅,其中七成人都來自香港或附近使用粵語的珠三角,這與負責挑選的容閎本人的背景或許
有關。據錢鋼、胡勁草一書所言,當年願意派子弟出國的家庭極少。香港附近地區受港影響,較為開放,容閎才在此較為成功說服幼童的家人。
3 a! E5 j s5 m8 h
5.39.217.77:8898& h3 Q4 f% ^+ ]& y, u9 u& M2 v
幼童
抵美後事宜由位處康湼廸格州首府哈德福(
Hartford
)的中國幼童「出洋肄業局」副總監容閎策劃。他們大多住入美國家庭,而當年哈德福市有兩位著名作
家對幼童關懷無微不至,他們是大文豪馬克吐溫(
Mark Twain
)與著有《湯姆叔叔的小屋》的斯陀夫人(
Harriet Beecher Stowe
)。斯陀去世後葬於位處麻省安多福(
Andover
)的菲利蒲斯高中(
Phillips Academy
)校園內,我多次到她墓前憑弔,以感她無私栽培中國人才之恩。
& J8 S' d( D4 v1 R/ K1 D; H3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W4 L: Y" |& S9 ?) t1 J. o) S
據安多福的校史記載,從
1878
至
1879
年,這批幼童中便有
十一人進入此校就讀,其中便包含了後來香港的名人周壽臣(出生地為香港仔,香港第一位華人行政局議員,香港大學創辦人之一,壽臣山道以他為名)及梁誠(曾
任中國駐美大使,其子梁世華是金文泰中學
1946-57
年的校長,而金文泰又出過曾蔭培及李明逵兩位警務處處長,以及議員梁國雄等多位知名人士)。
3 u8 E0 u8 z0 J: S ]*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6 Z. C( x4 `. p; n# ]
現代信念影響中國近代史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Z k( n( }. s* B5 N' L0 g% m4 r
1881
年,清政府聽信讒言,要把所有幼童召回中國。除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少數人不肯從命之外,未有完成學業的學生都要回國。雖則如此,他們都成為替中國
帶入現代意念的信差,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深遠。他們當中有民國的第一個總理唐紹儀(曾就讀皇仁書院),天津大學、山東大學、清華大學前身的校長,中國電報
業由這批幼童建立起來,甲午戰爭中的將領中也有他們的身影。
) ]( A! n% B* ~9 D8 J2 w% ~+ j. h5.39.217.77:8898
8 }: W! }# Y' Z. l5.39.217.77:8898
幼童中與香港關係密切而其巨大影響少為人知的是外交家梁誠。我初見他大名而不知
其何許人也,是在閱讀安多福校內資料時,當時他用梁丕旭(
Pi Yuk Liang
)的原名,後來則用梁誠爵士(
Sir Chen Tung Liang Cheng
)。
1903
年他被清政府派到華盛頓當駐美公使,主要任務是討回義和團後中國多付給美國的「庚子賠款」。
公仔箱論壇2 x8 `0 w7 B, S
公仔箱論壇8 f0 \% z$ ?4 D8 K
朱祖凱
2002
年在
《美國研究》發表的「中國學生留美一百五十年」所載,《紐約時報》在
1907
年
6
月
23
日訪問過梁誠,在梁初上任後,他千方百計向美國爭取收回多付出的款
項,但並不成功。有一次機會,他見到羅斯福總統,談話中說及在
1881
年一場安多福與其姊妹學校埃克塞特學校(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的世紀棒球大賽,當時決定勝局的是校內棒球明星梁誠(他也是把棒球帶進中國之人)的一次三壘打,羅斯福剛好是這場賽事的座上客,對此印象
深刻。經此一談,二人關係「增強和接近了十倍」,以後的談判便一帆風順,美國退回了
1078
萬
5286
元
1
角
2
分。
$ K, \# y5 y, p1 G! ]
" \( _0 |. h, T7 ?
這筆「庚子還款」一分為
二,一半用作創立清華大學,一半用作支持中國學生留學美國。前者對中國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後者培育出的人才不勝計算,胡適、趙元任、竺可禎、梅貽琦、楊振
寧及我的老師之一何炳棣等等名重學林的人物都是靠「庚子還款」留學的,他們對中國近代吸收西方思想的貢獻也是毋庸爭議的。若果沒有梁誠年幼時即能融入美國
社會學懂棒球,並深知可以此打動愛好運動的美國人羅斯福總統,今天大概不會有清華大學及一大批近代知識界名人。安多福近年對發展內地的關係頗有興趣,年前
其校方到訪清華前便問過我這段歷史。其實梁誠本人後來曾安排過四十人到安多福就讀,其校史早有記載,不用問我。
5.39.217.77:8898# |/ H! w' C2 F3 j& f# Z
7 [, E% Q% H: l, n* ^0 n
以上這段歷史,只是顯示出香
( t0 s( @+ ?$ ]/ m' T. u" h' dtvb now,tvbnow,bttvb
港在中國近代史上曾不自覺地做過新意念與「西學」的直接間接傳播者,這種角色香港今天仍然應該扮演。香港仍是中國最開放、資訊最流通的地區,能夠幫助吸納
. N- V- H4 z) p- N
新意念的國際網絡及學術界。香港仍較發達,若做得好的話,對中國的貢獻不可限量,香港自身的地位也可得保障。
5 X0 p8 A& G- H" q(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K* e* p' a4 ~$ ^6 P7 c
年輕人缺乏國際視野
2 P0 M8 X& D" S8 P1 u, Z
不
過,並非每一個港人對此有清楚的認識。部分年輕人不明白香港無天然資源不可能獨立生存,對在全球化下香港必須扮演充當中國與世界橋樑的外向型角色,反而變
得十分內向,把注意力都放在本地的小事中,缺乏國際視野,或對其不感興趣,這應被視為一種思想及能力上的倒退。什麼時候香港能再利用自己的開放性,在面對
全球的競爭中不斷吸納到更多的新意念,再把它們轉化為有用的實踐,香港的經濟便能繼續發展下去,否則香港前途大有值得擔憂之處。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