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糖高宗」、「油你漲」到最新的「菜奴」,內地層出不窮的新詞,看似調侃,但真實反映百姓面對通脹加劇、百物騰貴的困境。近日更出現新一輪的加價潮,食用油、白酒、即食麪等近日加價一至兩成。許多民眾聲稱「掙錢不夠花、活不起」,有的變身「囤囤族」,囤積數月以至逾年用的日用品。 / C, M, Z. K0 U, v, m$ _# I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0 e J3 O, ~0 Y% {" r6 f
南京的張小姐自嘲已被物價弄出「強迫症」。不管是否加價,只要超市促銷,她便會將能吃、能用的東西買回來。像張小姐這樣加入囤囤族的白領越來越多,曾有報道指,有誇張的家庭主婦為了抗通脹,為讀小一的兒子預先購買幾年的內衣褲,「這樣兩三年內的內衣褲都不用買了,漲價也和我無關了」。有網民稱,通脹壓力下,現在的「囤囤族」不單只為搶購商品,而是要找回安全感。5.39.217.77:8898$ ^1 ?+ R u) H& o. e, u0 g# K7 x, {
# S& D- Y* ^9 U. R! Y+ a* }綠豆 1公斤 6元炒至 20元5.39.217.77:8898+ k& s6 g" Q& x! A 6 _$ n2 Y) a1 P* `/ [5.39.217.77:8898內地百物騰貴,民眾怨活不起。公仔箱論壇9 q6 {2 _: x) v
tvb now,tvbnow,bttvb: N! T) @, W/ g7 _% d" A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 9月份內地消費物價指數( CPI)與去年同期增加 3.6%,超過年初設定的 3%警戒線,而食用農產品價格持續回升,食品價格將推動 CPI繼續上升,增加通脹壓力。最先感受到通脹壓力的,應該是到街市買餸的主婦。在廣州居住、一家六口的梁女士表示,去年每月只要花 1,2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便吃得很好,現在要多花 1,000元,要 2,200元才能維持食用的水平。在香港工作、在深圳與父母同住的葉小姐也對記者表示,近日常聽父母抱怨,到街市買菜時會發現很多東西都很貴,她一家都愛喝綠豆沙,以前到街市買綠豆一公斤只要 6元多,但現在被炒至超過 20元,雞蛋價格亦增加超過一倍,肉、菜、葱、蒜更不在話下。此外,廣州超市的消息人士稱,近日已收到食油品牌金龍魚通知將加價一成,而其他品牌亦打算跟隨。 . t5 x$ k& Q& G) i# j5 G9 C- V) xtvb now,tvbnow,bttvb * C, |- s7 _' N) b. `& M& T. L 5.39.217.77:88980 L4 s, M r; J6 q.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