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君子愛財,須取之有道,才會用之有道 李怡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0-9-12 02:49 PM
標題:
君子愛財,須取之有道,才會用之有道 李怡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9-12 02:51 PM 編輯
4 f3 Y6 B, m* n)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7:8898 I3 ?2 x" _; C. r7 e, [* a3 W [
君子愛財
,
須取之有道
,
才會用之有道
李怡
5.39.217.77:8898! _* q s: @& f( g
5.39.217.77:88989 s5 b) V9 l. {
香港仇商仇富情緒
,
胡錦濤破格會見李嘉誠
,
蓋茨和畢菲特本月底將在北京舉行「慈善中國行」
,
這三樁近事似不關連
,
但筆者試以李嘉誠上月在長和業績會上說的一句話
,
透視這三事的聯繫及意義。
# H' ~+ ~/ [, w( |tvb now,tvbnow,bttvb
) \/ Z) [) \* [9 T, Q) Xtvb now,tvbnow,bttvb
李嘉誠被問及會否增加捐款力度時
,
說到他對財富的理念是
:
君子愛財
,
取之有道
,
亦用之有道。
他主要談增加慈善捐款的「用之有道」。但市民更關心香港富商的愛財
,
是否「取之有道」。
5.39.217.77:8898# T) Y( f1 s l2 H1 M
' J: y6 `) m7 A7 ? ^. f8 l5.39.217.77:8898
「道」
的含意是甚麼
?
它可以解作「道路」之道
,
也可以解作方法
,
如「門道」、「生財有道」。但「君子愛財
,
取之有道」則典出《論語》
,
因此應以孔子的「道」來解
釋。孔子的「道」包括三要點
:
一是仁義
,
二是忠恕
,
三是中庸。又以「仁」為核心。子曰
:
「富與貴
,
人之所欲也
,
不以其道得之
,
不處也。」意思是
:
富貴是人
人都想得到的
,
但若不是以仁義之道得來
,
君子是不接受的。因此
,
君子愛財
,
取之有道
,
不是生財有道之道
,
而是仁義之道。
. Z( D8 I& _! x,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U! v) ]8 B- `' \
但在中國長期的專制時代
,
專權政治掌控社會資源
,
無論從事工商業或農業
,
都要依靠政治權力才能發家致富。社會沒有形成一個給所有人機會平等的機制。
西方資本主義興起
,
民主政體取代專權政治
,
並形成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自由、法治、民主的體制。這種體制以政治權力的公有制
(
即經過全民投票授權
),
來保障了財產的私有制
,
造就了機會平等之下的自由市場的競爭。這樣的體制就使從商者有了人人機會平等的愛財之道。
9 c$ K( t P2 O" {# }2 W1 K6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 u% b$ Y5 j) k) ?5.39.217.77:8898
伊利諾大學經濟學教授
Deirdre N. MeClosKey
幾年前出過一本書
,
提到在機會平等的西方社會
,
市場經濟是以美德為基礎
,
並能在從商者身上催生七種美德
,
包括
:
審慎
──
營商者須計算成
本
,
因為進行的是交易而不是搶掠
;
節制
──
商人要經常抵制欺騙客戶的誘惑
;
公正
──
長期經營有盈利的生意
,
必須以公正、誠實的買賣獲取利潤
;
勇氣
──
敢於
採取新觀念、新嘗試進入市場
,
不懼變化
;
愛
──
愛護員工、商業夥伴、顧客
;
信念
──
相信守法的、以正當手段獲利的商業行為是可以成功的
;
希望
──
相信未來
美好與進步
,
有信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5 `& r" a0 e.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L2 b+ ?5 W' I) u3 H
以守法的正道從商所催生的美德
,
使西方不少成功商人都有關愛社會與人類的心
,
而且樂意捐出自己的財富去幫助全世界貧困的人。蓋茨和畢菲特發起捐獻一半身家計劃
,
在西方獲廣泛響應
,
他們財產所以會「用之有道
(
道德
)
」
,
是因為他們「取之有道
(
道德
)
」。
5.39.217.77:88988 L& P6 I! }) j+ i, h; p+ G: d7 {7 g
tvb now,tvbnow,bttvb5 V) }$ g. t4 ]8 h! M0 G1 v; l3 D
中國內地不缺富豪
,
今年《福布斯》列全球
1,011
名富豪
,
中國大陸有
64
人上榜
,
居美國之後排第二。《
2010
胡潤財富報告》顯示
,
中國千萬富豪達
87.5
萬人
,
億萬富豪
5.5
萬人
,
財富超過百億的有
140
位。但在中國災難頻頻中卻不見有中國富豪大筆捐款
,
反而見到不少「詐捐」。蓋茨和畢菲特本月底在北京舉行「慈善中國行」
,
據聞有
50
餘位富豪受邀
,
但由於擔心要現場承諾捐款
,
部份中國富豪將拒絕出席宴會。目前
,
響應捐出身家的中國富豪只有被稱為「中國首善」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公司
董事長陳光標一人。
公仔箱論壇# ~1 A& z: W9 z! \/ M5 W
' r0 P' d7 Z# d* f9 H# W
中國富豪極少「用之有道」
,
根本原因是他們的財產並非「取之有道」。在中國
,
絕大部份發家致富者都跟政治權力
有聯繫。高幹兒女親屬霸佔全國壟斷民生行業
(
如電訊、能源、交通、資源開採
),
就說明中國的市場經濟不是機會平等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
而是政治特權卵翼下
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富豪的財富取之特權
,
而不是取之有道
,
自然也不會用之有道。
) V9 h( ~# X$ M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香港曾是一個機會平等的社會
,
大多數富豪都不是依靠政治權力
而是依靠美德發家的。因此
,
香港人並無仇富心理
,
甚至把成功商人視為偶像。但這種取之有道的營商環境
,
自回歸後
,
已因富商的獨特政治權利而褪色了。超市壟
斷、發水樓等等
,
不但令商人覺得依靠政治特權可以得到更多的營商便利
,
而且令不想依靠特權的人也助長了「不依靠政治未免太笨」的想法。君子愛財
,
已逐漸不
再取之有道了。於是香港人有了些仇富情緒。
5.39.217.77:88981 X9 C6 k& n( d2 b4 ^
tvb now,tvbnow,bttvb; E! g' _6 f3 S n
胡錦濤與李嘉誠的高調會晤
,
正是作出了政治權力與金錢結合的象徵性示範。這是否意味着香港社會的君子愛財
,
將徹底與一制融合
,
不再取之有道了呢
?
; Z" {7 S0 S5 y, I' p0 `8 f; c
. N) R) U) J' C- j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