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非洲茉莉 
  
 
英文名稱: Bridal Wreath,Chaplet Flower,Floradora,Madagascar Jasmine,Wax Flower  
學    名: Stephanotis floribunda (R. Br.) Brongn.  
科    別: 蘿藦科(Asclepiadaceae) 舌瓣花屬(Stephanotis )  
別    名: 華灰莉木(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雲南植物志》等書),灰莉木、箐黃果  
原 產 地: 大陸國南部及東南亞,馬達加斯加島,台灣於 1966 年由日本引進栽植。  
分    布: 台灣中部及南部偶而栽植供觀賞,少見。  
用    途: 1.園藝綠化觀賞用:適合作盆栽、蔓籬或蔭棚用。  
       
      莖: 木質藤本,莖伸長,長 5~8 公尺,粗壯,圓柱形;小枝細長,攀援上昇或水平伸展; 
           全株光滑無毛,嫩莖綠色,老莖褐色,植株含阻礙動物生理之植物鹼,缺口處會流出白色乳汁。  
       
      葉: 葉為單葉對生,具柄,葉片肥厚肉質,卵形或卵狀廣橢圓形, 
           長  6~12 公分, 3~7 公分,先端短漸尖,基部闊圓或近似心形,革質或厚革質, 
           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深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兩面皆無毛茸, 
           基生的三出脈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約 5 對,細脈皆不十分明顯; 
           葉柄長 1.5~3 公分,光滑無毛茸。  
       
      花: 花數枚,常為 5~10 枚,中型,極具香味,花兩性,白色,開放時徑 1.5~2.5 公分, 
           呈腋生繖形狀聚繖花序排列,花序長 1~2 公分,光滑無毛茸;花柄細長,長 0.7~3 公分, 
           有光滑無毛茸;苞片小,對生,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花萼小,綠色,扁平,徑 1.5 公分, 
           外面光滑無毛,5 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 0.55~0.7 公分,先端鈍;花冠高盆形,白色,5 裂; 
           冠筒圓柱形,有 10 條縱裂,長 2.5~3 公分,內面基部有茸毛;裂片橢圓形,長 1.5~2 公分, 
           寬 0.8~1.2 公分,先端圓或略凹;雄蕊著生於冠筒基部;副花冠鱗片基部略呈囊狀, 
           先端附屬物長 0.25~0.3 公分;花藥頂端膜質物小,不能達道柱頭先端。  
果    實: 蓇葖果卵形或長橢圓形,像土芒果,長約 7.5~12 公分,綠色光滑,黑熟後從中間開裂, 
           種子卵狀長橢圓形,褐色,扁平凹狀,有長 4~6 公分帶絲狀之種芒。  
特    徵: 非洲茉莉為多年生纏繞藤本灌木。葉對生,葉片闊卵形,長 6~12 公分,寬 3~7 公分,先端短漸尖, 
           基部闊圓形或近似心形,全緣;葉側脈 5 對。繖形花序,腋生,花兩性,白色,萼片 5;花冠裂片向右相疊,  
           副花冠肉質;花葯頂端具膜片,每室 1,直立。花期 3~7 月。蓇葖果。非洲茉莉為多年生藤本植物, 
           通常攀附其它喬木或灌木生活,因其羊角狀蓇葖果在冬季成熟裂開後,帶絲狀種芒之種子常隨風散布, 
           因此相同地點常有許多族群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