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告訴我,他的父母親最近將房子賣掉,住進一家養老院,快活的不得了。因為老年人最怕沒有朋友,養老院裡有很多年齡接近,學經歷各不相同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各種志趣不同的人都可找到朋友,且可相互講述過去傳授經驗。繪畫、氣功、外丹功、太極拳、散步、健行、卡拉OK、跳舞、逛圖書室、打麻將、集體出遊,應有盡有。
6 }) U( n5 f9 Y$ Q9 Q6 c老人院內除了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外,佛堂、天主堂及基督教堂亦一應俱全,大家可以有安靜的靈性生活。院內的共同餐廳,更讓大家不必燒飯。總之,養老院所以稱為養老院,各項設施及設計當然都是為老年人口設想的。( ]1 |9 h. h) c& v2 \4 F3 x
養老院目前在台灣還不夠普遍,主要是因為大家對住養老院,在觀念上仍有一些障礙。作父母的可能有住養老院就是被遺棄、等死的想法,認為子女不孝,才會讓他們落得必須住在養老院的慘境,而且住養老院再也無法享受含飴弄孫的親情。
* i3 Z' d$ w+ J W; I7 `0 \9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D O( n1 c, F' o/ m) A/ S
9 z; z7 }; @. W' g: M5.39.217.77:8898
) g5 u7 x! Y. J* n- q5 N5.39.217.77:8898做子女的也可能認為讓父母去住養老院是不孝行為,更可能在朋友間惹起一些不必要的閒話。所以有些子女雖明知父母住養老院會更舒適愉快,也不敢提出住養老院之議。當然台灣現有的養老院,有的設備不佳、管理不善,讓人望而怯步,也是阻礙養老院發展的原因。5.39.217.77:8898! m, {4 Y9 E; s
以我朋友的父母親來說,他們在養老院裡快活的很。從前每天盼望星期天到來,看看能不能得到子女們關愛的眼神,來陪他們聊聊,出門走走或是打一場衛生麻將。可是現在在養老院裡,找人聊天或出門走走有的是人。打衛生麻將在養老院裡更不怕找不到牌搭子。他們常常排好時間表,規律的做這些活動。這位朋友善拉胡琴,養老院唱平劇的老人都要巴結他,才能找到配搭的機會,他在老人院裡找到了一份自尊及快樂。
5 q3 f: M6 K- n& m# X a k- W% d" W8 J0 c5.39.217.77:8898星期天,兒孫來看看他們,孫子又擁又跳的喊著爺爺、奶奶,親情更深於昔日朝夕相處之時。難怪老人家身體愈來愈健康,精神愈來愈煥發,這才是快樂的人生。
5 T4 e1 ^7 J+ l0 A6 i$ a; n8 B養老院有貴的、有便宜的,可按自己的能力選擇。有的是政府辦的,有的是公益團體或教會辦的,大家應選擇有愛心的養老院。我鼓勵進教會辦的養老院,因為那裡有神的同在,對靈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大家過著屬靈的生活,會有更多的屬天盼望,可以戰勝死亡的陰影,這對老人是極為重要的。淡水有家教會辦的養老院,口碑甚佳,要住的人,據說要排隊好幾年,可見好的養老院還是很受歡迎的。
9 `0 R6 g; J( b/ r有些大企業集團辦的養老院規模甚大,養老院對面就是安養院,專門照顧行動不便或有慢性病的老人,並有專車載赴鄰近醫院就醫。夫妻住養老院,萬一有天老伴不能自理生活,則可搬進安養院,自己仍住養老院(安養院收費貴很多,且不適合健康老年人居住),可隨時赴安養院看看老伴,真是不錯的設計。住養老院自己快樂,孩子們也減輕負擔,應是安享餘年的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