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山西無業青年搶「當記者」 「訪」非法煤礦詐錢

在山西省忻州,「當記者」已漸漸成為城鄉無業青年的一種「職業」,他們常常駐守在礦坑附近,「痛斥」煤礦業者「違法生產」,並佯稱要「報導」,最後再索取「車馬費」。今年春節期間,當地發生一場礦災,不少假記者喪命,事情也因此被揭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8 a" ^. }7 j- F

4 @; T) Z) `; ?4 w$ ?4 y《重慶晚報》報導,今年2月18日,山西省原平縣長梁溝鎮一個「黑口子」(非法煤礦)發生意外,死傷者中不少是「記者」。不過,這對當地來說似乎習以為常,像合索、令狐莊及神山村等,甚至出現聞名的「記者村」。事實上,這些「記者」大多是當地無業青年或礦工假冒的,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詐財。
7 e+ i8 l/ i) [( S4 d.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P8 M0 D/ ]  B* _; j
在事故中的受傷者之一的「記者」王貴元稱:「我是中央電視台數字電視的。」談到「採訪業務」,他搖頭慨嘆:「現在的少數記者不自重,壞了行情。」據了解,假記者的「業務」和真記者一樣,涉及幾乎所有領域,但主要工作路線是「礦上」和「路上」,即運煤公路上各大煤檢站、超限站和交警隊執勤點。
1 X, |# L  C, f6 w1 L$ v+ P7 W5 k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l8 ^6 l/ s% g2 P% Q# P
假記者通常2、3人同行,到礦場後先出示「證件」,指出業者在「違法生產」,對此行為予以「痛斥」,並佯稱要「報導」。一般而言,業者會先訴苦,再給「車馬費」打發記者。不過,給多少錢是一件費思量的事,因為太少打發不走,太多會吸引更多「記者」聞風而至。根據普遍行情,「車馬費」在10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但隨著「記者」增加,價碼已跌落至500元以下。
8 V2 O8 H# f0 J" {5.39.217.77:8898- [$ p3 o9 }0 \6 k- K5 `6 n
有時候,針對一家煤礦敲詐,掏錢的卻是當地一片非法礦場,這稱為「同行互保」。在黑礦聚集的地區,偶爾會來1至2個真記者,或者是能發稿的假記者,他們採訪後會寫好稿,並以「隱而不發」的策略嚇唬當地基層政府官員。為了不被曝光,基層政府會嚴令被「逮住」的礦場要不惜一切代價擺平事件,這時「合作互保」就出現了,被逮住的礦出大部分,周圍所有黑礦則贊助它「擺平費」,讓問題順利解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S- H! U2 ^* u9 ?! A

; W* l( O+ [6 D4 G6 ]9 k5.39.217.77:8898後來,一些被敲過的非法煤礦業者也想辦法弄到「記者」身份,因為他們發現,「記者」身份除了可以敲詐,也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在長梁溝鎮,一個鎮幹部就叫苦:「韓家溝的煤礦是記者開的,誰敢惹。」tvb now,tvbnow,bttvb  t; ]$ K# Q, J8 ]

4 q1 O% i2 B; i5 Utvb now,tvbnow,bttvb一不願透露姓名的文化部門工作人員私下透露,當假記者收益遠遠大於其風險,他們本身就是農村閒散人員或城鎮無業者,就算被抓獲被拘留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為記者既有一定的社會稽查的軟權力,又不屬「國家工作人員」,不會犯「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罪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