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朱宗慶:台灣真的能保住文化優勢嗎?

「文化創意產業」是最近幾年的顯學,也是最夯的話題之一。由於國外的諸多成功經驗,讓我們意識到它的龐大潛力,因此政府把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六大新興產業之一,成為力推的重點產業,以使文創帶動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於是,各界的人都開始談文創,從政策、各式論壇舉行、立委問政及電視評論節目全都在談論相關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詮釋與期許。
2 q- p+ h; C) K* G. e) U0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政府則在今年一月召開了「文化創意產業圓桌論壇」,廣邀各方人才提供意見。從十六次的會前會到在總統府召開的六次圓桌會議,幾乎全台灣所有對於文創環境的聲音和建議都完整表達了。然而,每當政府談論這個話題時,談的雖是「文化創意產業」,但「文化」、「創意」、「產業」三者的精神、內涵都不一樣,推動的方式當然也會不同,政府若以推動產業的方法來概括發展三者,在政策方向的掌握上是十分令人憂心的。
$ s  w' R6 R/ q0 r( vtvb now,tvbnow,bttvb

# G' e; K" ]4 t, n/ t; w2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i" K; B+ I; S- A7 t
發展文創產業 須有深厚文化底蘊5.39.217.77:88985 V7 {9 E7 q  P4 J* z: {
大家都知道,要發展文創產業,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要用「文化創意」來「加值」產業;而且需要有紮實的文化基礎,才能讓產業存續長久。理念雖如此,目前我們卻未看到政府有任何加深文化源頭的具體政策與行動。換言之,我們正仰賴既有的文化內涵發展周邊產業,徒有消耗而未開源,吃的正是老本!5.39.217.77:88983 T, A( T5 Q% E3 I. X* C
此外,我發現很多官員都認同台灣的優勢是文化的豐富,只不過在強調優勢的同時,應正視與我們享有相同文化的大陸正以可怕的速度迎頭趕上。大陸先前受政治因素影響,在發展文化的起步比我們晚。不過,近幾年大陸急起直追,傾全力積極大興土木,延攬人才,建設文化軟硬體,正設法厚植國家文化實力,更是喊出「中國創造」的目標,企圖改變世人「中國製造」的印象,爭取成為華人文創產業的龍頭地位。
: ?/ x0 J- ]5 ]) ^5 f* `$ W

7 o1 I0 J0 i9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d9 M" s; T* ]3 P0 N/ h% C$ Q# d)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那麼,台灣的地位將會有如何的變化呢?以我個人的經驗為例,十幾二十年前,在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秘書長期間,成員來自於國內外,當時大家普遍的認知是,台灣有很多優秀作曲家,實力素質堅強,而大陸的作曲家因社會封閉,欠缺自由開放的創作空間,往往不被視為競爭對手。而現今大陸開放了,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的大陸作曲家非常多,由於世界環境的變化、資源的強力挹注、機會紛紛湧入,國際間對於大陸作曲家的矚目更甚以往,他們對於全球文化藝術界的影響日益強大。 6 F; e+ M5 q. O0 ~5 K, g9 W' p

/ \& P) U0 o9 W" j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H0 ~. I9 n% O/ R# H! A* l& r# A/ I
文創若無養分 將被產業消耗殆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s  ?& g  M) U3 b; K3 ^
所以,台灣還能保有多久的文化優勢?這一點,我是非常遲疑的。
7 ^6 d; J6 x. ]: h& s9 X) b" P5.39.217.77:8898文創產業的源頭往往來自該國的文化底蘊,文化藝術的「原創性」特質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如果沒有給予養份,只會被所謂的「產業」消耗殆盡。期許我們的政府不要再忽略實質的內涵,只談「產業」的表象;不要每每提及文創產業,就與「產值、量產、複製」劃等號,而是應同時想到如何讓文創的源頭更豐富與多元。只有政府的大力支撐,才可能有文化藝術的蓬勃與更多人才的投入。源頭只要有了足夠的資源,產業自然可以有更強的動力成長、茁壯,否則將只是空轉而已。 5.39.217.77:8898, ^+ \) a! F+ H1 N$ q" T; `2 t3 _

& `3 q0 o3 k, `6 `2 l公仔箱論壇
8 w' M( D9 J; R% i& Z公仔箱論壇
* m5 {' O) j+ ^0 m公仔箱論壇(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