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x- m6 h. Y) m辭職公投之議討論至今,令民主派的支持者愈來愈迷惑。對內分裂了民主派,對外不能有統一爭取之行動和目標。究竟出了什麼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z$ j& B6 k9 K" `: m" ^& v# Q
筆者覺得,有關辭職補選的討論,混淆了目標和手段。辭職補選是個手段,應否採用視乎能否達到目的。民主派過往幾個月的討論都集中在手段上,而沒有清楚討論這策略背後的目標,變成本末倒置,難以團結及擴大支持。筆者建議民主派各團體坐下制訂民主派的普選路線圖,才能在諮詢期及其後,團結支持民主人士共同爭取普選。
}: Q" g% u- o( W8 L4 d" l3 T
$ m' c$ V, _/ _公仔箱論壇
; N% r# n8 a4 d# U0 E& W5.39.217.77:8898
% e4 g7 w, Q- I: V( ?( Ktvb now,tvbnow,bttvb民主派的路線圖在哪裏?tvb now,tvbnow,bttvb8 }% {4 G( G- ]1 u" k( i) x+ L
為什麼要辭職?辭職補選如何可以推進民主?一直有很多不同說法,很多市民「唔知你搞乜」。筆者相信至少有3個可能目標。4 [5 a1 ]' g3 Q* q7 |
公仔箱論壇; P% n9 e* K! S b7 N* ~
第一種可能:總辭是談判策略,即以總辭為談判籌碼,冀望中央因為不希望見到總辭帶來的干擾或國際關注而作出讓步。公民黨的「3部曲」最清楚反映這邏輯。觀乎9月以來中央的反應,這策略並沒成功。連奧巴馬也沒能給中國政府很大壓力,數個月後再總辭,中央讓步的可能性極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h, O; o8 C) _" i: n$ h& \
) b- H! C! z2 P$ E)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二個可能目標是給選民一個機會,就某議題表態,以及動員社會討論。這目標的前提是民主派能提出清楚的「公投」議題,但大家都知道,支持總辭的兩政黨公民黨和社民連目標不一致。社民連本來比較清楚:支持2012雙普選,投民主派一票等於支持2012雙普選,但現時為了遷就公民黨,變為「爭取真普選、取消功能組別」,這個寫法不列明時間的話,連中央和民建聯都可以贊成,而且沒有競選對手會說自己「爭取假普選」的。公民黨可能會定議題為爭取路線圖,但民主派非2012雙普選的路線圖在哪裏?是不是任何政府提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都接受?如果沒有清楚議題,縱使補選獲勝,也不會帶來清楚的論述或民意授權。/ f1 M5 }1 q6 t5 ?" P/ ~
1 J0 ]0 i0 u; d+ y( \2 \# W公仔箱論壇策動補選是否會聚焦社會討論,帶來更大的民主覺醒和支持?3個月來,公眾焦點都在辭職補選的行動形式和黨派態度,對民主真義和不同方案的討論不多。總辭的討論反而令公眾抱着「看戲」的心態,並沒有動員起來爭取民主政制。
- I s$ I% C7 \8 @0 l
. c: y# Y- d% m!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三個可能目標是透過補選爭取民意授權,為下一階段民主運動提供動力,前提也是有清楚的議題,才可以有清楚的民意授權。西方國家的公投是就清楚語句表決,民意表達比較清楚,但補選本質上不同候選人都可以參與界定議題,贏了也未必有清楚授權。tvb now,tvbnow,bttvb: Y6 m! r$ R7 t9 l1 s
5.39.217.77:88989 H& |* ^" s7 }5 F, O
近來就補選公投的討論有個迷思,就是認為「公投」是民主的最高形式,於是反對「公投」等於反對民主,等於民主罪人。上星期在某電台節目,主持人問我:「你堂堂政治學者,為什麼會反對以公投讓人民表達意見?」令我啼笑皆非。第一,我一介平民,沒有什麼「堂堂」。第二,政治學者認為(有法律效力)的公投並非好的民主決策形式的大有人在,何况是沒有約束力的「變相公投」?
6 q |, `( A& Y# B公仔箱論壇
2 u# G% K2 p; X5 {9 f$ ^1 _ h3 k& K- F
7 _% [( u: x- R. ?5 U
1 _# o" ~! w6 p# W5.39.217.77:8898對政改方案態度可分3類1 v0 O! [- B n# Z" _- ^5 |2 m8 Z9 @8 n
有些人可能以為「直接民主」一定是最高的民主形式,但不少學者其實對公投作為決策機制有相當保留。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公投把公共政策選擇還原為「是」或「否」的問題,但現實的政策決定在社會商議下,其實可有無窮的「中間落墨」選項,公投不能找到最優或最多人可接受的選項。我相信民主派中人及其支持者對2012政改方案的態度,至少可分3類(比這3類更保守的,我界定為非民主派支持者):5.39.217.77:8898( y# E* {' p5 r: |5 z
# z: ^% R) ]" x" s/ r2 x0 U/ S5.39.217.77:8898(1)只支持2012雙普選,其他所有方案都不支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j8 ^) I* l' o* T
( ]6 l% S) b( ~2 n; r# d(2)如果沒2012雙普選,但可確保最後有真正普選,可以支持2012非普選方案(泛民現時主流立場);# s2 z+ G% G# m$ K) O9 s
- b, m9 Q& Z' U# g$ M5.39.217.77:8898(3)縱使沒有確保最後普選,但如果政府提出2012方案有相當民主進步,民主派也應支持。不同人當然對何謂「相當民主進步」會有不同理解。5.39.217.77:88983 S: i9 T7 J" P2 \7 N( ~' |
% B5 |6 W2 B+ f0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單就這3項立場,便已不是一個簡單公投可以概括。民主派及其支持者有不同光譜,不先在內部謀求共識,而強求在行動形式上統一,只會造成分裂,結果是諮詢期民主派的行動和訴求「各有各做」,公眾討論被引導到行動形式上,而非民主進程和方案。3 Z+ V/ B" H+ M/ }& n: Q.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H: {0 v! k2 \3 l, C& o' C: X
民主派經常要政府交出普選路線圖,但自己反而沒有,有點說不過去。筆者認為民主派應仔細討論一個屬於自己的路線圖和普選方案,例如如何分階段取消功能組別、中途站應如何設置、最終特首普選的提名制度和立法會普選制度等。這樣才可以凝聚民主派支持者的支持,令公眾可以聚焦討論與政改有關課題、和政府和不同界別持續商討、深化討論。無論其後辭職與否,都可以成為持續爭取的不同階段目標。- |) C( ^4 R0 b, o. _' B" b' v
$ x! c. ~! u0 z( _2 m5 _
(政改評論系列), \ l. U$ `3 v2 D* x/ l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