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施政報告》,關於「房地產市場」只有一段,共251字,絕非施政報告的重點內容,但是發表施政報告後,行政長官曾蔭權應該意識到在每一個解釋施政報告的場合,最多人關心、批評或提問的,都是關於「樓價太高了」、「市民買不起樓」的問題,曾蔭權儘管竭力解釋,但是明顯地未能說服市民。曾蔭權雖然堅持樓市無問題,但是他應該認識到,此事觸發出來的市民怨懟之深重,絕對不能輕忽視之,這股情緒一旦爆發出來,將成為他和特區政府的噩夢。
5 G# {& U# [/ o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3 v6 K' Y" Y: H# |9 F7 D
當局所列舉樓價數據
$ D& E @. H; P0 Q5.39.217.77:8898
1 v3 E* E+ U3 A0 x# J& L與市民切身經歷有落差
7 }3 q/ S- j4 N6 R# i公仔箱論壇曾蔭權和政府列舉樓價高低的數字,與市民的切身體會有明顯落差。曾蔭權強調豪宅樓價升與普羅大的樓宇無關,不會影響市民的生活,他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稱,平均樓價較1997時相差25%,港島太古城仍低11%,杏花低32%,很多新界樓「有排返唔到家鄉」。政府所列舉數字是從整體樓價、按揭供款佔家庭收入比例、樓價與家庭入息中位數的關係等,說明樓市景遠遠未及1997年。
& k( C( R& f$ ]* D4 G+ ^4 ?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d, J7 a; A9 n
政府掌握大量數據,而且有政務精英選取統計數字,為政策護航,對於這些數字,市民難以反駁,但是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樓市和樓價,與當局營造的圖象,截然不同。市民買不起哪些動輒呎價「萬萬聲」的豪宅,不過,所謂傳統藍籌屋苑的二手樓價也在升。
1 S# m; r- {8 @& }0 X& ^8 i* k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9 A* O: F3 r9 O9 F, \ x
例如今年7月,太古城一個標準分層單位創出呎價1.21萬元的歷史新高;樓齡18年、位於藍田港鐵站上蓋匯景花園一個全海景戶,以650萬元即呎價7143元售出,是該屋苑11年以來新高,逼近97年高峰價;樓齡25年、位於荃灣港鐵站上蓋的綠楊新,一個667方呎三房單位,亦以335萬元易手,呎價5022元,創該屋苑98年1月以來新高。近日,樓齡近30年的九龍灣德福花園,一個兩房單位成交價346萬元,呎價達5738元,創1997年金融風暴後呎價新紀錄。港島東杏花一個全海景單位,以620萬元即呎價8000元易手,創98年中以來同類單位的新高價。# y& f" ?' w' j, G. x
tvb now,tvbnow,bttvb, Y4 ?5 i- y! x& C6 K
面對這些活生生的實例,與曾蔭權所說樓價較1997年還有約25%差距對照,究竟哪一個更為真實和有感覺?這樣的落差使人困惑,政府應該增加數據的透明度,定期公布,以取信於民。
3 W% b' x8 V8 E. M$ ^5.39.217.77:8898' k! W2 H5 E& p, \3 m# g* ~
其實,曾蔭權以樓價「未回到97時」,作為毋須應對的理由,值得斟酌。1997年樓市和樓價都處於瘋狂狀態,泡沫爆破導致許多人的悲慘一幕,仍然歷歷在目,是否要重現當年的景,才算樓市有問題?曾蔭權如果這樣想,市民就要有樓市硬陸、香港再次墮入深淵的心理準備。公仔箱論壇+ `: J. n2 [ S$ X. y
公仔箱論壇$ n5 J7 u+ E4 c7 k9 \9 H3 f
歐美各國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挽救經濟,致使全球市場資金氾濫,加上低利率導致全球資產價格急漲,樓價急升並非香港的獨有現象,內地如是,新加坡、韓國等盡皆如是。以新加坡為例,今年以來各類樓宇售價升幅由16%至35%不等,新加坡政府為免樓市出現泡沫衝擊仍然疲弱的經濟,上月下旬已經採取措施,為樓市降溫,包括取消之前為了刺激樓市採取的「利息攤還計劃」(買主可以在交付首期一段時間後才開始付利息)以及「只支付利息計劃」(在規定時期內只需要付利息而不還本金);同時增加土地供應等。5.39.217.77:88982 W" c' d( A" l# N% c( R
" c; ]3 e, ^! `韓國亦推出冷卻樓市措施,規定首爾部分地區住宅的按揭供款,不能高於借貸者收入40%(本港約為50%),其他城市料會跟隨。月前,韓國政府亦規定首爾、仁川及京畿道價值超過6億韓圜(約386萬港元)的按揭貸款成數,由樓價60%調低至50%(本港現為70%),希望藉此減少按揭貸款需求兩成。# ~4 {: [& h( y# v/ u( _6 j
5.39.217.77:8898/ v7 Q% R& k) d1 z
中產處境最困難
/ ~" k+ h3 i1 _# B5 e# s公仔箱論壇
4 x9 O G- ^7 j. v應考慮復建居屋5.39.217.77:8898" B0 @# Q: @3 u7 X, b( A( |
今年以來,本港樓價已經上升大約兩成(不計曾蔭權口中豪宅的瘋狂價),而且升勢未止,但是迄今只有前任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離任前,曾經就銀行低息搶奪樓按表達過關注,此外未見政府有任何舉措。新加坡和韓國在設法使樓市軟陸,對港府是否有警示作用,值得曾蔭權注意。
" T1 V+ X0 N% x9 c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n! V* ~ w8 Z" ^' @/ S
本港地狹人稠,就居住問題,最上層極少數的高收入階層,可以自行處理;草根階層則有政府照顧,合資格申請者3年內就可以上樓住公屋;當下最值得政府注意的,是處於夾縫的中產階層,他們不符合申請公屋的資格,要上樓的難度則愈來愈高。港英治下時期,麥理浩總督推出居者有其屋政策,協助夾心階層置業安居,這是一項德政;回歸之後一場亞洲金融風暴,政府為了挽救樓市,當年在未經充分討論之下,廢止了居屋政策,現在回顧起來,當年這個決定,有未經深思熟慮之嫌。因此,我們認為政府應該重新考慮恢復興建居屋,協助夾心階層,藉此增添社會的穩定和諧力量。
$ w! F# q S3 l# [! S6 b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2 }) ?1 u# I3 \* b
香港房屋問題,牽涉多方面的利益,錯綜複雜,作為政府,首要考慮怎樣的房屋政策符合社會的最大利益。短期而言,如何理順已經扭曲了的樓市,避免泡沫急速暴脹而出現硬陸的死傷枕藉場面,政府應該早為之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