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vesuvius 於 2009-8-31 06:46 PM 編輯 & ]5 q; E5 o+ u U5 @) y
. p3 @% h* d3 F$ r4 L+ p( \張國華博士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 5.39.217.77:8898$ D( x1 h* ~# O8 V( v W
tvb now,tvbnow,bttvb# D, T: G6 z8 I( h% ?
張光源博士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發展及教育評核總監 5.39.217.77:8898# _( L+ j& |: E% Y! k* o4 D9 H: i
: q) H6 _; X" I# R& p; } 新高中課程將於2009年9月實施,首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亦將於2012年舉行,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與教育局現藉此機會,闡釋通識教育科公開考試應考語言選擇問題。
4 ], \" \6 y9 u6 ~! v0 i
: ^1 a& A9 J7 V5 g公仔箱論壇 教育局於2006年6月發出通告,原則上認同「英中應採用英語教授通識教育科」,但亦同時提出為時四年的「過渡安排」,容許英中在這段過渡時期內,彈性選擇以何種教學語言教授通識教育科,讓英中有足夠時間為採用英語教授通識教育科作好準備,而考評局則會為通識教育科的公開考試提供中英對照的試卷,以配合這項過渡安排。公仔箱論壇6 `1 ?8 O# r! T! j1 l! N- \ w5 z( h
# p7 v; q9 ^ |- l7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議題探究的課程設計 0 A3 o ^- U. G; V1 z& n; |
tvb now,tvbnow,bttvb3 X/ q5 i1 B. [3 q& p
今年6月,教育局向學校發出第6/2009號通告,宣佈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安排,讓學校可彈性選擇教學語言,將不會再分為「中中」和「英中」。這便基本改變了2006年所定的要求,於過渡期提供通識教育科「雙語試卷」的前提便不復存在,「過渡安排」亦應重新檢視。因此,考評局建議在通識教育科公開考試的安排上,與其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科目看齊,只提供中文或英文考卷,考生須在報考時選擇以何種語言應考;考試時,亦只向考生提供其所選語言的考卷。當政府引入新的政策時,考評局便有責任緊隨政策的轉變而重新檢視有關措施,以配合新的政策,這樣的轉變,決不能跟「不遵守諾言」相提並論。+ a: a% S3 ]# |1 v9 E/ |
公仔箱論壇* _* q- B; o. @! N# v) E
課程、教學與評核三者是互相配合的。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是由「自我與個人成長」、「社會與文化」及「科學、科技與環境」三個範圍組成,並以單元為基本單位,採用議題探究的方式學習。各個單元圍繞一個與學習範圍相關的基礎概念而設計,並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三個學習範圍並不是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互有關聯,學生從一個學習範圍所掌握的概念和知識,可應用於另外兩個學習範圍之中。
. W, s) D2 N5 p \tvb now,tvbnow,bttvb( {5 k y/ C$ }
事實上,教師在處理通識教育科的同時,往往涉及處理與教學議題相關的其他單元,所以,通識教育往往也是跨單元教學,如每個學習單元,只是獨立地教學,實難以將整體課程的基礎概念聯繫起來。
% p. {/ k9 O J: w" k5 j8 [
' `( b, u; {1 T H& H& W- _( C/ W; r 跨單元方式設計考題# T: ^/ x. a- o! w2 p
: f1 {0 [( k" O$ a- m& n/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通識教育科的評核與其課程設計的理念相符,着重學生融會貫通地運用知識的能力,故此考題是以跨單元方式設計的,以反映通識教育的跨單元教學。考生回答問題時,需要綜合運用從不同單元和以不同語言所編寫的學習材料中所掌握的知識和概念,並從現實層面對社會議題作多角度分析;故此使用不同語文教授不同單元,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做法。既然通識科以跨單元方式設題,以一種語言應考,符合考生利益。0 I- B1 Z9 q9 }, l! w& L
4 ?1 B) y) Y6 v3 ~( F! O% H5.39.217.77:8898 掌握和懂得運用概念是本科評核要求的重點。考生需掌握概念、留意時事,在探究議題時,融會不同單元,故此學校宜培養學生以一種主要語文作思維及表達論點的工具,貫串學校教學、平日課業、校內及公開考試,令各環節相互配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8 B# R6 r5 ^1 B* U0 j
}6 X! ]( y% b% R& ]! X: \5.39.217.77:8898 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安排,讓學校不再分為「中中」和「英中」,而可因應學生的能力和需要,配合校本情況,運用專業判斷,決定以何種教學語言教授通識教育科;再者,考評局今年6月發問卷調查因應這發展,學校能否作出應考語言的選擇,超過87%的學校已回覆,其中超過95%的學校能夠選擇作答的語言。各科的樣本試題、評卷參考、等級描述及作業示例,亦已在2008/09學年於座談會上跟各學校教師討論及解釋,教師及學生在現階段所掌握的考評資料,較2006年時更為豐富。我們深信,在多方面努力下,學校應能為學生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作最好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