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魚病治療 
您的愛魚是否生病了? 
 
發現疾病:食慾減少、游泳姿勢不正常或無法平衡、體色漸退.....等 
內部的疾病:病原體會定居在魚體內,進而攻擊器官及血管,較難發現 
外部的疾病:通常發生在皮膚的表面,特別是魚鰭及鰓部,一般都比較容易發現 
 
 
觀賞魚常見的疾病、診斷及治療 
 
白點病: 
 
病徵: 初期神態不安、縮鰭、食慾大減、嚴重時全身佈滿白點 
病因: 受天候、降雨、換水、致水溫變化引起單細胞白點纖毛蟲 
治療: 白點病治療劑+鹽、換1/3水,取出活性碳,稍微提高溫度 
 
爛肉、爛鰓: 
 
病徵: 魚鰭、鰓、尾部、像撕爛、擦傷、鰭尾端有白色黴菌附著 
病因: 水質不適、爛鰭菌引起 
治療: 萬能水+黴菌治療劑+鹽、換1/3水,取出活性碳,稍微提高溫度 
 
外傷、擦傷: 
 
病徵: 魚表皮、鰓有明顯紅腫、外傷、呼吸急促等 
病因: 魚隻搬運、碰撞、打架引起 
治療: 萬能水+鹽+細菌性用藥、換1/3水,取出活性碳,稍微提高溫度 
 
外寄生蟲: 
 
病徵: 多數寄生在鰓或魚體表面、呼吸困難、游泳變慢、攝食減少 
病因: 魚蝨、車輪蟲、線蟲、蟯蟲引起 
治療: 外寄生蟲劑+鹽、換1/3水,取出活性碳,改善飼養環境 
 
內寄生蟲: 
 
病徵: 不活潑、營養不良、貧血、體色變黑、食慾喪失 
原因: 原生蟲、六鞭毛蟲引起 
治療: 原生蟲劑+鹽、換1/3水,取出活性碳,稍微提高溫度 
 
頭洞病:  
 
病徵: 七彩變黑、慈鯛(血鸚鵡)頭部穿孔、潰瘍 
病因: 六鞭毛蟲引起 
治療: 原生蟲劑+鹽、換1/3水,取出活性碳,稍微提高溫度 
 
一旦魚隻發病害時,首要工作將並於予以隔離治療,同時原有的魚缸亦需經過消毒的處理。 
使用藥劑與以治療,一般適合的藥劑都可以在3~5天的療程後讓魚隻恢復健康。 
切記在進行藥浴時必須關閉照明、以空氣幫浦增加溶氧並停止投餵,會有更佳的效果。 
 
藥浴治療: 
適發病嚴重,換水1/3加入藥劑,取出活性碳,48小時後再重複使用1次,至改善為止。 
 
 
快速治療: 
適發病輕微,換水1/3加“倍”藥劑,置活性碳,24小時後再重複使用1次,至改善為止。 
 
正確生態保育觀念與放生: 
我們希望每一個養魚的愛好者,在飼養魚或任何水族寵物前,請詳加考慮自己在時間、金錢、 
能否提供魚隻足夠的生活空間及有沒有時間做好日常管理? 
 
 
更希望在飼養中能得到真正來自自然的生態觀念,讓你所飼養的生物能在你的缸中如同在原生地般地舒適自在。 
 
如果民眾不想養的水族寵物(包括觀賞魚類、兩棲類、爬蟲類、水棲昆蟲)或嫌水族寵物長得太大,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因為這樣會造成河川生態的負擔,破壞河川野生動物族群環境生態的平衡,可交由水族協會各地區的水族寵物收容中心來處理, 
幫你的水族寵物安排一個適當的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