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溫及冷卻 
 
一般的加熱器有傳統式加溫器、微電腦加溫器、恆溫保溫器…. 
雖然部份加溫管有防爆功能,但仍應避免在加溫中直接提出或置入水中; 
而分離式加溫器都有一可感溫的感溫棒,應置於水中且遠超離加熱棒,避免與設定溫度有太大差異; 
冷卻方式是以一個小型幫浦將魚缸水推至冷卻機中進行冷卻後再導入魚缸中,藉以降低水溫。 
由於魚類及大部份的水生動物都屬變溫動物,所以在飼養的過程中如溫度偏低則須加溫;溫度偏高則需降溫。 
 
 
不論加溫或冷卻在溫度調節上應採循環漸進方式,避免在短時間內溫度驟昇或驟降,造成生物生理上產生緊迫 。 
 
六、底砂及造景 
 
水族箱中的底砂同時兼具了美觀及調節水質功能,如海水魚、軟體及pH值需求較高的東非慈鯛所採用的珊瑚砂, 
適合種植水草而性質安定的矽砂,及一些可突顯魚隻光彩風格的大磯砂或宜蘭砂等。 
 
1. 珊瑚砂:為珊瑚或貝殼碎片,具有持續釋放碳酸鈣的特性可保持水中PH值在鹼性狀態。 
(適用:海水魚、無脊椎海洋生物、東非三大湖區慈鯛河水區魚類及甲殼類) 
 
2. 矽砂:多由美國及荷蘭進口,在水中狀態非常穩定,且顆粒細緻頗具觀賞價值。 
(適用:軟性水質中的魚種,如河川產的慈鯛、小型的燈科、魚及鼠魚,並適合水草造景) 
 
3. 宜蘭砂:因具有黑白兩,色故較為美觀,但顆粒參差不齊,在生態缸中較少用到。(適用:中大型魚種圴適用) 
 
4. 沉木:由非洲、荷蘭或東南亞進口,各具不同的風格,但使用前要確定是否可沉入水中及事先浸泡以除色為宜。 
(適用:多用於酸性軟水的造景缸中,並可以成為一些小魚隱避的場所) 
 
5. 岩片:種類繁多圴極具觀賞價值,如黑頁岩或矽化木,但在使用前宜多加沖洗以去除雜物。 
(使用前要考慮是否會影響水質,而且一些會成為平檯式產卵魚種的產卵床) 
 
七、適當的飼料選擇 
 
從顆粒到薄片,再從揚色到營養強化飼料;而生餌亦有豐年蝦、赤蟲、朱文錦、溪蝦或麵包蟲等,而究竟魚隻所需要的, 是什麼樣的飼料呢? 
一些活動魚中,  表層的小型燈科魚、孔雀以及短鯛,就喜歡取浮水性且顆粒較小的微粒或薄片飼料食,錦鯉與金魚,  
則需要使用顆粒較大的浮性飼料。具有掠食習性的大型魚而言,諸如大肚魚、朱文錦、是可促使其就食活餌種類, 如蟋蟀或溪蝦等的活餌。 
 
 
八、水質測的重要性 
 
『 養魚先養水 』可知水質在飼養的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一般水質測試項目與範圍如下: 
 
測定項目                      測定範圍                                                               測定須知 
水溫(℃)    最好能在缸內壁貼上一只溫度計                       避免在加溫器或冷卻器旁直接測定 
PH值                飼養水PH質均不可高11或低於4                         使用增酸或增鹼劑調至適當水質 
dGH值             鹼性水最好維持在15~20之間                              飼養海水魚及東非慈鯛魚尤須注意 
NO2-N             最好保持在0.25mg/L以下                                     最好每週測試一次,並持續記錄觀察 
Ammonra-N   最好保持在0.1mg/L以下                                       最好每週測試一次,海水魚更應常測試 
比重               海水缸保持在1.020~1.024之間                      比重應隨溫度變化而隨時校正 
CO2含量      注意水草與魚隻間的平衡                                   關燈前需關閉CO2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