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挖耳屎不健康又危險?醫:它能抑菌、抗菌,真要挖留意6重點


/ z9 B0 M; ?) `tvb now,tvbnow,bttvb用棉花棒、掏耳棒清潔耳朵是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少人也會在洗完澡、洗完頭之後,拿棉花棒挖耳朵,不過這看似稀鬆平常的事情,醫師其實相當不建議,一來沒有必要,二來可能造成反效果,三來可能造成耳朵傷害,甚至失聰。tvb now,tvbnow,bttvb6 Y' F9 x4 l: X) c# t  W+ w
公仔箱論壇7 a( _1 Q4 T+ [8 Z7 y
為何不建議自行挖耳屎?醫:沒必要、反效果、危險高$ ]+ v2 j3 K) O+ x0 ?& s: ]

8 [- g, S& W2 k8 s0 `1 [5.39.217.77:8898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耳屎主要是由耳道分泌物、油脂、酵素、皮屑等物所組成,具有清潔、抑制細菌增長、保護耳道的作用,能夠避免灰塵、細菌、蚊蟲等有害物質長驅直入直接傷害耳道,如同守門員般的存在,並非像名子一般只是毫無作用的「屎」。過度清潔,如同把這守門員開除了一般。
1 [9 O8 W  {" F1 Y+ b( v5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6 M! e- O+ o0 o;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知道耳屎其實是耳部的守門員,那麼什麼時候挖耳屎最適當呢?對此醫師則表示不建議自己規律固定時間挖耳屎,也沒必要。洪暐傑醫師指出,因人體構造的關係,耳屎本來就會隨著咀嚼的動作逐漸自然地向外排出,因此平時根本不必刻意清潔。平常挖耳朵,運氣好的話可以撈出一些部分的耳屎,但絕大多數的情況容易把耳屎往內推,越卡越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 S/ i9 y- X& C& D. n# ?& r

7 \1 N9 x8 s/ e1 P% t$ O5 d/ ]耳屎越卡越深這還不打緊,較棘手的是,若是因為施力不當或受到旁人擦撞,造成外耳道破皮、刺破耳膜,就很有可能導致耳道感染、聽力受損甚至失聰。因此醫師建議如非必要,盡量避免自行挖耳屎為佳。
" {6 j* |& k; ~2 _2 e$ p$ l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_5 }+ d/ i" J- _3 @* U
除此之外,洪暐傑醫師也指出,不少人認為較粗的棉花棒相對柔軟較不易受傷,接觸面積較大,壓力相對較小,這若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確實有理,但對耳膜而言其實差異並不大,力道拿捏不對,和細的棉花棒一樣,都容易傷害道耳部,一樣會有造成聽力受損的風險,更不用說是掏耳棒,不論何者都不建議。
1 q# }! Y& c7 ~& K* M+ i- P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b0 N: q8 ?& w3 r& v* u/ E5 H
耳屎太深別硬挖,交給醫師處理最安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a+ s: Z" R" M. U7 g

  d, P, g( R; \) f8 i# Y6 Ctvb now,tvbnow,bttvb那麼耳朵的清潔到底該怎麼處理才好?洪暐傑醫師表示,最好的方式自然還是請家醫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處理為佳。一般而言,可在耳朵感覺到聽力受阻,或是感覺置身山中,耳朵受壓力影響感到悶悶、脹脹的時候,再請醫師協助,通常約一年一次即可。較軟的會使用專業完整的儀器進行清除,較硬的也會先開立耳垢軟化劑,約4~8週後再進行清除。
7 ^+ V0 y7 i  j8 _/ X8 _% k5 \, I3 G
; d7 @& T2 j8 p; W若要自行挖耳屎,應留意6大安全重點!公仔箱論壇+ o- d% I- ?1 f: {6 ]
tvb now,tvbnow,bttvb: k4 k( s- V$ ^& D; f. h
除了看醫生之外,若真要自行處理,可以使用嬰兒油、清水、生理食鹽水等協助軟化,特別要注意溫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應與體溫相當,否則可能出現嚴重頭暈甚至噁心想吐的情況。另外,若有耳道破皮的情況使用上述這些方式,則可能有造成嚴重中耳感染的風險。而有時較硬、沾黏較緊的耳屎,其如同傷口結痂一樣不好去除,若是硬著處理,反而容易造成耳道破皮受傷。上些這些處理方式,自然還是由專業醫師處理為佳,以避免後續的危險的發生。tvb now,tvbnow,bttvb+ c+ X5 X% c: }4 u% B6 W4 s

  E0 j& M# ^5 U6 E自行清除耳屎重點在軟化,因此洗完澡的時候相較安全一些,此時耳屎多少不會像洗澡前較硬,清潔主要著重在外耳道的清潔,避免太深傷害道耳膜,也應避免過度用力造成耳道破皮。並且留意四周,以避免發生碰撞刺傷耳膜。並避免請親友協助清除耳屎,以免出力不當造成耳部受傷。
( f: P5 Z  B; X" S; L, K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