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積極預防能大幅降低危險!保護聽力、避免孤立…12項因子遠離失智

tvb now,tvbnow,bttvb. _9 o( U( }7 Z2 U! w; c. G' L

* O/ `! K. W# q: L公仔箱論壇12項風險因子預防40%失智
; m7 |7 Q% `  M  b5.39.217.77:8898
' J2 [6 H, m4 Itvb now,tvbnow,bttvb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失智症是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可能有高達百分之四的長者患有失智症。失智症不只讓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下降,也往往會衝擊家人的生活,如果可以預防失智症自然是最好。
; V  j8 P# h8 a% P7 K% P
3 Z1 O9 q' K5 n5 A. J0 q0 ~1 @# J5 H3 x我們的確也有機會避免失智症的出現,《刺胳針 (Lancet)》雜誌在今年(2020)的委員會,根據新的研究計算,顯示有40%的失智來自可避免或治療的12項危險因子。這些因素包括:2 x" q0 C2 ~3 R* x/ p
tvb now,tvbnow,bttvb: N) S% [6 ~- C3 K. }" }
' _9 \5 R% b2 o# y' q
  • 缺乏教育:20歲以前的教育程度很重要,接受較多教育者在未來失智的風險較低,台灣的基本教育普及率非常高,這大概是我們最不用擔心的一項。
  • 聽力損失:聽力障礙會增加失智風險,而且聽力越差、認知能力越差,在本文的模型佔失智風險最高的比例(8.2%)。而使用助聽器可能有助於減少認知能力的退化。法規上保護勞工朋友避免職業性聽力損傷,以及盡早介入治療聽力損傷非常重要。
  • 腦傷:越嚴重的腦傷造成失智的風險越高。在台灣,頭部創傷導致住院最常見原因是機車事故 (尤其是25歲以下)、以及長者的跌倒。所以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禮讓行人、使用安全帽與安全帶不只是文明的舉止,也是防治失智的重要手段。長者避免跌倒也是近年十分受到重視的題目,居家環境的安全性與更安全的習慣,以及著重長者的營養與下肢肌力都有助於減少跌倒。
  • 高血壓:中年持續性的高血壓會增加晚年失智的風險,血壓控制良好者失智風險可以降低兩成──不只是減少血管性失智,阿茲海默症的危險也比較低。建議應該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四類主要的降壓藥物都有幫助。順帶一提,降膽固醇的史達丁(statin)或是阿斯匹靈可能都無法減少失智風險。
  • 過量飲酒:酗酒是長年已知的失智危險因子。一周飲酒超過168克酒精會增加失智風險,相當於約11罐330毫升的台啤 (平均每天1.5罐)。
  • 肥胖:中年時BMI在30 kg/m^2以上者的失智風險會增加 (但過重者的風險沒有顯著增加)。過重者減重2公斤以上就可以讓短期內的認知功能改善 (但減重對於長期而言是否能夠預防失智則缺乏研究)。公仔箱論壇# L2 N3 N# R& h) Z( [, a% n
    tvb now,tvbnow,bttvb& A3 a7 C! `* h7 ~
    更多可幫助預防失智的因子,下一頁繼續了解!
    - ]+ v7 r1 i# c- }* x9 u3 M. Y# C
  • 抽菸:抽菸與失智的風險不容易評估──抽菸的人比較容易失智,但是抽菸也讓人在活到會失智的年齡前就過世了。不過就算到了老了才戒菸,都可以減少失智的風險。
  • 憂鬱:憂鬱與失智的關聯性也很難釐清,因為憂鬱的表現本身可能是失智的症狀。有些研究顯示使用抗憂鬱劑無法減少失智症的發生,但也有研究顯示可以減緩輕度認知障礙進展到臨床診斷阿茲海默症,抗憂鬱藥物與失智症的預防可能還未有結論。* E! i* p" w8 Z2 g
    公仔箱論壇- H- H7 m) T: t. {
    睡眠障礙可能也與失智症有關,但是前者也可能是後者的症狀。安眠藥可能增加失智風險,但是新的研究不認同這個看法,安眠藥與失智的關聯也還沒有結論。
  • 社交孤立:社交孤立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同時也是失智的症狀。較多的人際互動可以減少失智的風險。近年政府推動巷弄長照站、失智關懷據點都是可以保護長者避免失智,大家可以幫長輩探聽附近有無這些好康活動喔。
  • 缺乏運動:缺發運動一樣可能是失智的因也是失智的果,但是維持運動習慣的確可以減少失智的發生,而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都有幫助,但是前者效果更好。
  • 糖尿病:糖尿病也跟失智有關,而且糖尿病越久、越嚴重,失智的風險越高。雖然糖尿病是很明確的失智危險因子,但是積極控制血糖似乎無法明顯減少失智的出現,而個別降糖藥物也沒有差別。
  • 空氣汙染:空汙中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 2.5都跟失智風險有關。政府應該從政策與法規層面減少空氣污染狀況。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P# b; L3 x7 N& D: U5 o2 F' o
預防失智沒有太早也不會太晚,積極面對可以大幅降低危險!失智的防治需要個人生活習慣的調整、醫療與社會資源的協助,也需要政策與法規的介入。現在就改善自己的生活,也與醫療團隊合作,也需要擔起公民參與與監督的責任,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更好的未來著想!
9 ^, x1 B8 e! s9 i2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6 y3 D- A& g* S$ h公仔箱論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