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今年截至10月,全台通報缺藥的品項多達128件,是去年的4.5倍,更有5款藥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退出台灣,包括高血壓用藥、愛滋抗病毒藥物、青光眼用藥及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E' ]0 z0 ?1 D+ N2 }! `# m
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缺藥通報平台統計,2016年通報缺藥品項約14件、2017年約6件、2018年約13件、2019年約28件,而今年1到10月,就暴增超過128件,是去年的4.5倍以上。- \+ B4 B; S5 Y. E' y1 j; O# i
雖然食藥署的「缺藥」認定是沒有其他可以代替的藥品,實際上今年只有20件,但社區藥局、醫院或藥廠只要叫不到貨、暫時供應短缺,或者藥廠準備退出市場,仍會通報給食藥署,食藥署也會對外公布,並說明有哪些可取代的藥品。公仔箱論壇& G7 U4 Q7 G" F( ?% r3 m; a
檢視相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Z0 Q% `' _/ a, U, t) a/ f8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N( F* E+ h8 I' \1 C
5.39.217.77:88984 r2 P K: U. E' u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今年全球藥品供應鏈都受到影響,出現供應問題。), q. B) f; w/ A' i
高血壓用藥影響最大 年用量430萬顆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潘香櫻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由於這些原料藥多源自印度和中國大陸,今年初,疫情剛爆發時,中國大陸藥廠全面停工、印度禁止出口,隨之全球國際航班大亂,都讓這些藥品一度面臨缺藥危機。5 }7 k0 p- ]$ d' Y5 s1 R, g
食藥署立即啟動應變措施,除了多數藥品都有替代藥品,食藥署也盤點可能受影響的原料藥,鼓勵業者尋找原料藥替代來源,同時研擬相關補貼措施,降低業者取得原料藥增加的成本負擔;隨中國大陸逐步復工,原料藥短缺影響逐漸減少。! d3 A$ q' q, _3 u4 |7 c7 V
其中,有5款通報預定今年底、明年初退出台灣市場,分別是高血壓用藥「捷賜瑞錠10公絲」及「普心寧持續性藥效錠10公絲」、愛滋抗病毒用藥「諾億亞膜衣錠100毫克」、青光眼用藥「利視即樂點眼液」以及過敏性鼻炎用藥「必克喘乾粉吸入劑200MCG/DOSE」。退出原因可能和全球布局有關。& q) r! Q- Q3 a5 p
根據健保署統計,這2款高血壓藥品成分去年健保用量就多達430萬顆,影響最廣,愛滋抗病毒用藥成分則有17萬顆、治療過敏性鼻炎藥品為2921支、青光眼用藥為338支。tvb now,tvbnow,bttvb2 }7 S" F2 r& n2 C. [; s0 i
不過,潘香櫻表示,這5款藥品都屬於普遍性用藥,每款至少都有2~3種替代藥品,民眾不必擔心疾病治療上無藥可用。公仔箱論壇$ v5 M0 z5 _/ E
檢視相片5.39.217.77:8898) c1 S, T# G) j0 e
5.39.217.77:8898. J! q* T5 W! L6 F8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J: t V4 ]9 L& ]1 M( [1 T
(2款降血壓藥物將退出台灣,醫師提醒換藥後應做好「722」居家量血壓。)
1 X! v& G% v6 g' O公仔箱論壇5藥品均有替代藥 高血壓患者謹記「722」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這2款降血壓藥都是問世超過20年的老藥,有很多彼此取代性高的同類學名藥,有些學名藥的效果也相當不錯。tvb now,tvbnow,bttvb! X# R- h$ l: q/ y6 B& `
相較於換藥問題,王宗道認為,更重要的是高血壓患者要了解自己的血壓,尤其天氣轉涼,務必在換藥後2週做一次「722」(諧音「請量量」)居家量血壓:9 v+ R' l; {, l, I
- 「7」連續七天量測
- 「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王宗道指出,中風、心肌梗塞發病的高峰是清晨5點~早上10點,因此清晨量血壓較有意義,可反映夜間的血壓;另一個中風的危險時段是晚上,因此建議睡前也量一次血壓。
- 「2」每次量2遍:2次間隔1分鐘,再取平均值。人在家裡通常比較放鬆,因此居家量測血壓的標準為:收縮壓135mmHg,舒張壓85mmHg,比一般的標準(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略低。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發言人、振興醫院藥事管理科主任常宏傳也說,即將退出台灣的5款藥都有同成分、同藥理的藥品或是療效更好的新藥可取代,雖然長期使用同一款藥的老病人換藥後,對於不熟悉的藥可能產生不信任感,但至少有藥可用,應能降低對病人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