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富豪們的光芒何以總是曇花一現?!

11月27日電 美國《僑報》11月26日發表中國時評指出,黃光裕連續三次成為大陸首富,因此他的名字在大陸已經家喻戶曉,更成為年輕人心中的成功大師與榜樣。
$ ?- {+ e. \- C, e公仔箱論壇
$ p: ?3 ?  T9 {0 w4 p! O1 `5 x4 }然而就在眾人把艷羨的目光投向他時,他卻栽了,除了嘆惋之外,更發人深思——親手擊碎自己創造的“神話”的,黃光裕雖不是第一人,但會是最後一位嗎?中國富豪們的“光芒”何以總是“曇花一現”?!
$ T2 I2 z0 i0 T: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d/ ], J& a2 j
時評原文摘錄如下︰7 G0 W. P+ H' }9 `) h

& i4 K- R, e+ Z( n+ o4 Q5.39.217.77:8898 昨天,北京警方證實,大陸最大電器零售商國美電器的董事局主席及創始人黃光裕正在接受調查。據大陸媒體報道,至于被調查原因,警方不願透露,外界傳言則是涉嫌“操縱的ST金泰(600385.SH)股價”,這家由其兄黃俊欽控股公司的股票曾在去年拉出42個漲停板。
# |' ~5 C: ?/ S% H7 L; n& A $ X9 [( U, G0 j7 G  X
黃光裕連續三次成為大陸首富,因此他的名字在大陸已經家喻戶曉,更成為年輕人心中的成功大師與榜樣。
0 |' \' V9 s% f 5.39.217.77:8898$ z: J5 v% H* _$ T- V6 p7 C, t
然而就在眾人把艷羨的目光投向他時,他卻栽了,除了嘆惋之外,更發人深思——親手擊碎自己創造的“神話”的,黃光裕雖不是第一人,但會是最後一位嗎?中國富豪們的“光芒”何以總是“曇花一現”?
7 l! @; N+ `7 o
  B& X1 r$ K/ _+ q3 X2 \  D1 h8 htvb now,tvbnow,bttvb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企業家們憑著勤奮和睿智書寫了一個個創富奇跡,為經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並為社會不斷樹立新楷模形象。
. O/ O+ S! L& P; W6 rtvb now,tvbnow,bttvb 6 B" H  u4 s  b3 w" g
然而,從禹作敏(大邱莊)到孫大午(河北大午集團),從仰融(華晨集團)到黃宏生(創維集團),從唐萬里唐萬新兄弟(新疆德隆集團)到顧雛軍(科隆集團),個個都在富裕起來後無視法律尊嚴,不斷挑戰法律底線,最後身敗名裂,這難道是中國富豪的“宿命”?. O' s7 X, a* g3 t
tvb now,tvbnow,bttvb& }5 c$ T9 o- ~
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正從計劃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各種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無法可依),大陸第一代富豪們的第一桶金常常是踩著“紅線”掘得,尚情有可原。
" G0 |4 J" J" ` , ^; e, A7 `* Y( ^& O5 P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黃光裕,從17歲時就出來闖蕩江湖,當時做的生意就是借價格機制的漏洞“倒買倒賣”,他的迅速發跡,靠的不是知識,而是個人膽識,以及法律和政策空擋。1 `8 }+ X8 x4 Y) u; Q; c4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 _1 z% S+ G
這也似乎是改革開放30年來獲得成功的中國商人們所共有的“胎記”,與美國受過法制和財富觀念燻陶的比爾‧蓋茨們難以同言而語。5.39.217.77:88983 F! E9 Y" B+ S$ A( a( ]
3 Q7 y2 @3 q4 G" G; a8 T
今天,中國法制日益完善,早已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黃光裕們,還需要冒法律風險斂財嗎?究竟是人欲的貪婪,道德的淪喪,還是個人自我的極度膨脹?5.39.217.77:8898' `& K# y* g" `! }; D& \: s0 H  G, T
  L  g) B: j% i  [+ X6 s+ a
據報道,黃光裕被警方調查的消息披露後,擁有30多萬員工的國美集團員工情緒雖有波動,但企業經營管理仍有條不紊,相信,作為一家公眾企業,國美已走出了單靠黃光裕個人打拼的時代,換言之,中國企業經營治理的能力和成熟度,要比企業家本人進步快速得多,這或許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5 k* Y. h( p! n7 e" u# e4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n6 R2 O* E0 ^* [. t# N$ v, R; Qtvb now,tvbnow,bttvb[ 本帖最後由 yumiko123456 於 2008-11-27 10:49 AM 編輯 ]
这个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啦。在中国发生这样问题的多数是暴发户啦。再加上老老实实搞企业的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例子多一点也不奇怪。你要中国的企业像美国,日本,德国的企业那样成功,那样受世界尊敬,现有的体制下是不可能的了。
1

評分次數

  • yumiko123456

原来赚的都是不符合政策的钱(符合政策基本赚不到钱)5.39.217.77:8898- U% z( j9 ^  ^2 A% k
原先不符合现在符合了,可以拿出来了,但是想干符合政策的事发现还是赚不到钱9 l& C# \6 n# ^# w; P
没办法只好重操旧业,打擦边球,早晚会新帐老账一块算0 K2 Y1 ~$ ~# E- L1 x8 g0 b* Y
有个人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制度使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