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咖啡會降低食物中鐵的吸收,尤其是茶比咖啡更厲害。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周明文表示,茶與咖啡的單寧酸會妨礙鐵的吸收,茶是鹼性,還會中和胃酸,更不利鐵的吸收。茶會減少64%鐵的吸收,咖啡則會減少39%的吸收。所以在餐前餐後一個小時內,最好不要喝茶與咖啡。
7 t2 S+ y, J5 |0 ?: s9 y
3 W& q0 x; O A( C- A8 ~$ D酸性環境有助於鐵的吸收,所以胃酸對於鐵的吸收很重要。維他命C有助於鐵的吸收,所以附餐飲料選取果汁,或是飯後吃點水果,都有助於鐵的吸收。
% O% o! Z5 O1 Qtvb now,tvbnow,bttvb
( O+ w1 n0 w7 c" i* m) Qtvb now,tvbnow,bttvb除了茶與咖啡會影像到鐵的吸收外,食物中的鈣、磷酸鹽及植物酸、纖維素等也都會妨礙鐵的吸收。醫師表示,建議牛奶在早餐或睡前喝,至少午餐及晚餐可以多吸收一些鐵。此外,若有服用制酸劑,或是胃曾經由手術,作過部分或全部的切除,都會影響鐵的吸收。0 ]) k3 ^. L/ t$ L1 \ _# V2 O
tvb now,tvbnow,bttvb1 t1 C& d! o1 p8 e8 R, I1 d
肉類及魚貝類含有豐富的血鐵質,肉類有:豬血、鴨血、豬血糕、豬肝、鵝腿肉等。魚貝類則有:西施舌、牡蠣、文蛤、九孔、小魚乾、章魚等。其他像是蔬菜類中的紅莧菜,山芹菜,黑甜菜,紫菜。豆類中的黃豆,皇帝豆,紅豆,綠豆,豌豆,米豆,素肉鬆,干絲,豆干。堅果種子類中的芝麻,腰果,菱角等也都含有鐵。
* R- K& V( q$ Y. g, N, A U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 @2 s4 _; A2 j
鐵的主要角色是形成紅血球內的血紅素,可以攜帶氧氣到身體的每個部位,也可以協助攜帶二氧化碳。周明文醫師表示,體內有些酵素含有鐵,所以許多代謝作用也需要鐵的參與,才能順利進行,所以鐵對人體是不可或缺的。
% O1 s# M! L! ~9 J3 W `6 {& J+ h* P5.39.217.77:8898) D+ Z# ^, k+ a0 n: |9 O4 g
缺鐵是指身體中的鐵含量不夠生理的需要,或是鐵的庫存為零。然而,貧血是指體內的血紅素太低,其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像是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慢性疾病、缺乏VITB12等。醫師表示,缺鐵的人不一定貧血,貧血的人不一定缺鐵,但兩者會有重疊的地方,因為缺鐵引起的貧血才叫做缺鐵性貧血。
- u4 L. ?" F+ x) ^- y3 X/ g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9 o: p9 I4 D. c
台灣每10位生育年齡層婦女中,有2位有缺鐵情況,其中半數合併貧血。男性中,以成長中的青少年、65歲以上老年人,缺鐵率較高;如果男性有缺鐵性貧血時,就要懷疑是否有腸胃道長期出血,如潰瘍或是癌症。
& w; {: L6 r- n" S5.39.217.77:8898" X, b5 K# p, I" D# B$ S8 G
缺鐵者會出現虛弱(累),疲倦,容易睡著、暈眩,頭昏眼花、呼吸急促(喘)、心跳加快、臉色蒼白、運動能力下降等。醫師表示,以一樣的運動量來看,以前不會喘,但是現在會喘,則需要注意。9 K: V# b9 s5 y; h$ e
4 O* Y4 W9 `: }' K3 b
哪些人比較容易缺鐵?醫師表示,有慢性血液流失如月經;需求很高者如成長快速的嬰兒、小孩及青少年等;素食者,因為植物中的鐵比較不容易吸收的關係。& T9 G$ } z- _) p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s* u: q1 ~4 B2 }$ l3 a! O
倘懷疑可能缺鐵,應尋求醫師診斷,在醫師指示下,適量的調整飲食,補充鐵劑。切勿自行購買補充,以免體內鐵過量,反而引起其他疾病。5.39.217.77:8898+ V# M( f+ m% {5 U( ]
5.39.217.77:88984 y3 T/ P: T, G y$ [/ `4 d
服用鐵劑可能造成腸胃不適,若出現腹痛、噁心、嘔吐、便秘等建議可換其他鐵劑。醫師表示,服藥會使糞便顏色變黑,此為正常現象,鐵劑在空腹時服用的效果最佳;為減輕胃腸道副作用,也可於飯後立即即服藥。tvb now,tvbnow,bttvb- Y6 q% P: J0 H' H% e- M( V+ O7 E
tvb now,tvbnow,bttvb3 f" }4 y: C! h2 ?$ Y$ l
醫師也提醒,牛奶,穀物(玉米、大麥、小麥、高粱、全麥麵包、麥片等)、抗酸藥不宜同時服用。 5 z2 V4 C" @0 |; ?- s"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7 S$ W. ~. @+ w9 s3 G2 [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