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蔡岳宏報導公仔箱論壇9 z$ L; ]7 p" N u, X% r) j6 n r
/ m: L9 V" B" ~. q! y, l「看懂怎麼吃、怎麼用,與生活中的化學物質和平相處,就不用太擔心。」食安問題令民眾人心惶惶,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日前演講時表示,生活中化學物質無所不在,民眾要有「安全劑量」概念,人體有代謝能力,只要適時適量飲食,避免化學物質攝入過多,就能將風險降至最低。1 D8 T9 g D! e; ]
& P- c# L4 x1 D+ w. z# _5.39.217.77:8898化學物質無所不在 認識「安全容許量」tvb now,tvbnow,bttvb! D% M+ z% N. I+ L, s
5.39.217.77:88982 W3 L; l- S+ w2 }3 @' p" Z& b
民眾多由媒體上,認知化學物質有危害,卻不知如何避免,進而心生恐懼。李俊璋感嘆,身邊很多化學物質,一開始創造出來是用來創造生活福祉,但是因為濫用,最後變成毒物。然而,人體對毒物,都有排除和淨化的能力,所以要理解「安全容許量」。
0 {$ G: w q5 b. mtvb now,tvbnow,bttvb
! G% f, F- T: R/ L5 h* ?& g公仔箱論壇李俊璋解釋,只要吃進去的化學物質,有足夠的時間讓肝臟代謝掉,各種干擾、疾病自然就減少。然而,有多因素是因為個人習慣造成,「例如去外面吃早餐,店家的盤子都套上塑膠袋,再用塑膠杯裝熱豆漿,接著中午又吃紙盒裝的便當。」雖然塑化劑2天就可以代謝掉,這些習慣長期累積,還是有可能超標。
: f M: Q/ |6 q) A, g
4 s7 f& q9 Z; t0 K! K; ]( g# `大型魚類汙染超標 天天吃恐超標7 a: l: C* k6 D% d. \' i
2 X4 E6 l9 ~! c4 K( c/ K1 ^/ h他更舉「大型遠洋魚類的戴奧辛和甲基汞含量都很高,到底要不要吃?」說明,歐洲波羅的海汙染嚴重,幾乎所有大型魚類的毒物含量,都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但是歐洲討論後決定,「魚還是要吃,但是要適量吃。」魚對於腦細胞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用,仍然非常重要。
. M" _6 X5 Z. X- x& c4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 v8 d. ]0 C& k; R% e
李俊璋調查台灣漁獲也發現,大型肉食性魚類有同樣問題,尤其鯊魚最嚴重。然而,同樣是鮪魚,黃鰭鮪毒量不高,黑鮪魚卻很高,每一種魚類都不一樣。「如果你能認識,就可以自己察覺,決定吃多少。」甲基汞在人體半衰期是120天,如果天天吃,超過建議的頻率,可能就會過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2 o, j: T2 Y1 F1 f) T
5.39.217.77:88981 j, _6 K+ f: H+ ?$ ? E/ v
大型魚適量吃 多吃小型魚有益健康tvb now,tvbnow,bttvb8 R& o6 i' s; Y6 j- N2 O
公仔箱論壇3 ^8 y3 P8 c- M
衛福部指南強調攝取魚類,尤其是兒童和孕婦,一份35克,約3片生魚片,而鯊魚、旗魚、鮪魚、魷魚須避免。美國建議,成人每月不要攝取超過兩次大型掠食魚類,每次2-3份為限。政府應該要加強管制,但「政府不可能幫你避毒,自我察覺還是最重要的」。李俊璋說。
5 U6 J" h( b7 i% m: Q1 z公仔箱論壇8 s$ j6 @; o7 e
由於汞能穿透胎盤,影響胎兒神經發育。李俊璋受訪時強調,食安與漁民生計其實不衝突,「雖然漁民對於公布毒量會排斥,但是民眾有知的權利,因此要教育安全劑量與風險的觀念,民眾適量吃魚對身體有益,漁民也還是有生計。」
& v i) w. m( W. l+ O+ F.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2 Z* a2 Z8 j. @# rtvb now,tvbnow,bttvb除了特定大型肉食魚類適量攝取,李俊璋建議,竹筴魚、鯖魚等小型魚類,其實毒性都很低,平時可以多攝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