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病史的七十六歲簡先生,因覺得心跳過快、心悸不舒服,併有胸悶情形,就醫時自述從未發生如此快速的心跳;經安排心電圖檢查發現有不規則的快速心律,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怪。經給予抗心律不整藥物及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病人症狀改善順利出院。
: Q; \2 T5 \, A7 I3 [: [ T0 N8 w
成大斗六分院心臟血管科蔡俊雄醫師指出,根據統計,六十歲以上,每一百人人就會有四名心房顫動的患者,而到了八十歲以上,盛行率更提高到每十人就會有一名心房顫動的患者。逐漸邁入老年化社會的台灣,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高,心房顫動也變得越來越常見。不過,蔡俊雄醫師也表示並非所有心房顫動的病人都會有症狀,大約有十七%的患者對心房顫動是沒有感覺的。也因此,很可能會忽略醫療介入的重要性,並因而可能遭遇到心房顫動的併發症。# v7 V, q* ]$ _5 A9 E6 F y# y
. O% {+ q3 O" c" Q# \$ }" q; [' n6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心房顫動的併發症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腦中風。相較於正常心律族群,當心房顫動病人有其他中風的危險因子時,中風機率高出了約十倍;且其中風發生後一個月內的死亡率,是正常心律中風患者的三倍。傳統口服抗凝血藥物雖可降低中風機率,但是治療劑量範圍非常狹窄,且與其他藥物及食物間會有交互作用,容易影響其血中濃度,不同病人的劑量需求差異性也很大,難以預測。
* Y' j# I0 y7 c0 h3 R, m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s1 M& H# K8 A6 M/ h ^8 l- O$ \) i
此外,傳統口服抗凝血藥物易造成出血且不易止血。目前台灣有四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用於心房顫動的中風預防,相對於傳統藥物,具有:使用上更方便、不需常常抽血去監測藥物濃度、造成腦出血的機率也大幅降低等的優點。惟並非所有心房顫動患者都適合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蔡俊雄醫師也指出,如重度腎功能不全、嚴重風濕性二尖瓣狹窄,及接受過金屬瓣膜置換術的病人,就不適用。: a! s" k( t) {$ z%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 @ f$ C% i- p+ u
蔡俊雄醫師表示,每個病人的臨床狀況都不盡相同,中風預防策略和藥物的選擇也會因此不同,需要醫師與病人良好溝通及討論。而他也提醒,病人在生活習慣上亦須做適當調整,包含控制體重、戒菸、均衡的營養、低脂低鈉高纖飲食,以及運動。
' ~6 F4 Y' \ \3 [" s; ~: {( j; M公仔箱論壇1 G# ~8 X: Y4 @/ C+ q' g: `! n1 R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