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台灣] 【用鏡頭記錄歷史】台民主運動街頭攝影師: 不想被中國統一


# W4 b% c$ o"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邱萬興是第一個進入鄭南榕自焚現場拍攝的攝影師,他邊按快門邊流眼淚。
( N2 G7 L9 Y6 C
3 v3 ~% I, I# M5.39.217.77:8898! \2 B+ d1 z6 c

9 j1 Z, M# K$ t7 A「看到一具屍體橫躺在椅子上,手是掙扎的,左腿燒毀完全看不到了!」《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鄭南榕在雜誌社內自焚那天,火才剛滅,攝影記者邱萬興比檢調還早一步進入現場,回想起現場燒焦的氣味與殘破景象,「看到他的屍體其實很難過,當時邊拍邊掉眼淚!」30多年的攝影生涯中,這是邱萬興這輩子無法抹去的震撼與傷痛。tvb now,tvbnow,bttvb9 _* h- ?: |, a' G4 X! ^9 g% o6 M+ N

, S6 p& H* S: N'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960年,邱萬興出生在桃園觀音村一個客家聚落的打鐵匠家庭,家中六男子排行老么。邱萬興從小就對繪畫特別有興趣,讀國小、國中時屢次在美術比賽獲獎,起初他考入省立力龍潭農工工電科一年後,深感對水電工作實無興趣,在同學介紹下,毅然休學,轉讀私立復興商工美工科,接受平面設計、素描、水彩、油畫、版畫、攝影、印刷、雕塑等科目訓練。
% {- Z/ u3 _8 n% l' V& Wtvb now,tvbnow,bttvb
+ T& S6 ]0 f+ K6 D3 s4 x8 Z/ [tvb now,tvbnow,bttvb1979年自復興商工畢業後,邱萬興起先從事房地產業的美術完稿工作4年,後來在復興商工同學劉韓畿介紹下,1985年進入《八十年代》雜誌社擔任美編,成為他踏入黨外活動的入口,開啟長達30餘年至今的黨外、民進黨的美編、攝影師生涯。
. r" f2 x2 C' i1 w* u& b5.39.217.77:88983 c! \) M/ H& h6 ]' \8 q
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的80年代,黨外雜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當時反國民黨的刊物百花齊放。邱萬興憶述,各雜誌都趕着周末出版,每周四晚就會進入雜誌社,一路埋頭苦幹,趕稿到周五早上6時,將完稿趕出來後送到印刷廠製版、印刷,好讓雜誌順利在周六販售。在黨外雜誌興盛的年代,接稿量大的邱萬興,時常得連續三、四天趕工,吃、睡也都在在雜誌社內解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s9 ], U; `, m& A  X- x
. `4 h8 L2 H) l: R
民進黨創黨前,台灣政治風氣仍保守,邱萬興說,沒甚麼人敢為黨外雜誌做美編,他陸續在《新路線》、《前進》、《雷聲》、《自由時代》、《關懷》、《台灣人權》等雜誌擔任美編工作,在1986年創黨前夕,投入《黨外公報》工作,與當時支持黨外的賴勁麟、劉一德等人共事。他憶述,黨外雜誌工作涉及反對政府的言論,除了總編,其餘工作人員、撰文者都採用化名,甚至在編完雜誌送印後,就把作者們親送的原稿燒掉,避免被警總、調查局查扣、追究。
! ]4 q- r! ?. ]7 J( @  v
5 {5 `& m, M, s$ h9 ]5.39.217.77:8898邱萬興指出,他幫黨外雜誌做事,自然被警總、調查局盯得很緊,為避免波及家人,他原本寄住在台北二哥的家,後來搬出去租房子住,甚至交代房東不要告訴別人有他這名房客,讓情治人員難以掌握他的行蹤。他還說,每天騎電單車回家總會刻意繞路,車子也停好幾條街外,避免被人跟蹤。
9 O3 k9 _) C: Q. P/ F, F: N) ^, ?" I# }; d. ]! @* r+ ^
「我的父親在1979年過世,母親不識字,也聽不懂國語,電視也看不懂、聽不太懂,只知道我在幫民進黨做事」,邱萬興說,母親和哥哥們都不住在戶籍地觀音鄉下,警總曾試着去觀音鄉下找人,但找不到。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老家沒裝電話,情治人員不得其道,難以透過家人「問候」邱萬興。
4 n; V/ c5 F% @% A9 n- j# C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9 M6 r7 b/ E/ ^5 Z$ R
邱萬興後來幫《黨外公報》做美編,這是一份為籌備民進黨組黨而進行的刊物。他憶述,黨外知、政府也知,就是沒人知道何時會發生,僅有秘密組黨10人小組知情,口風之緊,即使他如此接近核心,也無從得知。; p1 b. o( j* t7 ~2 |  _8 F
1986年9月28日,黨外的「編聯會」、「公政會」以開會名義,租借圓山大飯店為場地,早上大會協調完立委選區分配等事項後,大會下午開始清場,將媒體記者請到樓下咖啡廳,並開始逐一檢查會員名牌,直接開起組黨會議,而擔任活動攝影的邱萬興,成為當時唯一在場拍攝、記錄者,用鏡頭記錄「民主進步黨」成立的歷史一刻。
4 v7 O9 h5 d; S6 u; q1 j3 i/ X5.39.217.77:8898  y. D% E- C& e* K4 S
圓山組黨前夕,邱萬興說,為了避免情治人員監聽,當時他跟幹部開會時,都不會在青島東路上的舊黨部開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換地方開會。他們也常到青島東路上的彈珠店邊打彈珠、邊討論黨務與重要決策,藉由嘈雜噪音避免被監聽。公仔箱論壇. O8 r+ c6 y; y2 W
! a! b4 `4 k! O2 M8 _, M
社會運動狂飆的80、90年代,缺乏敢於承接的專業人手,邱萬興幾乎一手包辦大小黨外運動、社會運動的文宣、布條等製作,當時街頭運動,映入眼簾的布條、看板和旗幟,幾乎都是他親手繪畫、製作。邱萬興白天在民進黨中央黨部上班,晚上趕工製作布條等文宣品,到了隔天,又搖身一變成為街頭運動攝影師,記錄民主運動珍貴的每一刻。
9 r0 `8 [/ ]* Q" B. i& I) Y; @$ B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a0 k2 S% K- ~
邱萬興說,鄭南榕曾找他幫忙製作「二二八平反運動」、新國家運動等文宣,當時大家抱着為民主理念,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想法,也不計較金錢,因此跟鄭南榕建立起革命情感。公仔箱論壇% n6 v# f% a2 }' M2 |1 @9 X

& r' `8 q+ ]( o6 n1 S& K9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回想起鄭南榕自焚那天,邱萬興說,上午才幫台北市議員謝明達拍照,「早上BBCall(即傳呼機)響了,找到公用電話打回中央黨部,黨部說《自由時代》出事了,鄭南榕可能被抓!」他立即騎電單車到雜誌社去,見巷口路口被封,中間是霹靂小組,而《自由時代》3樓冒着煙。
2 O8 Y3 g0 f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2 z7 L. ?! f' j4 _2 @8 P邱萬興表示,雜誌社1樓、2樓和3樓都是霹靂小組,當時民進黨創黨黨主席江鵬堅跟帶隊的是刑事隊長侯友宜協調後,江鵬堅帶着他上樓,他沿路拍上去,拍到編輯部,再拍到總編輯室,「看到一具屍體橫躺在椅子上,雙手是彎曲掙扎的,左腿燒毀完全看不到了」。他前一天才跟鄭南榕見面談過話,豈料眼前竟是一具焦屍,他的淚水直流,手指賣力地按着快門,盡全力記錄下眼前所見一切。2 v/ z, x: X) y4 t! O! p

; ^+ g- s  d8 k6 f3 k*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參與、記錄民主社會運動30多年,邱萬興從民進黨組黨、桃園機場事件、二二八平反運動、519要求解嚴示威、「反對老賊」要求國會改選、520農民事件、野百合學運、反核四、救援雛妓運動,甚至到近年的廢核大遊行、反媒體壟斷運動及太陽花學運,他幾乎無役不與。他除了擔任攝影,也常提供義務協助,為資源有限的社運團體包辦活動布條製作、看板等文宣品製作及攝影師。5.39.217.77:88986 S5 M8 H) t/ E
( k% R7 |& a. z& i9 I' o& M
不過,長年在壓力下,沒日沒夜地趕工,加上長期南來北往長途奔波,邱萬興在2009年身體出了狀況,經歷一場心臟手術,才救回一命。邱萬興說,「這條命是撿回來的」,因此他發誓利用有生之年「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開始將工作重心從文宣、攝影,轉往將手上大量影像等資料數碼化、為民主前輩們編書或出版回憶錄、策展,更無償提供豐富影藏給鄭南榕基金會及其他學術單位,期許留下更多民主前輩奮鬥的身影與故事,啟發年輕一輩能接手繼續下去。
8 \; `2 Z: _3 |6 d7 M8 U) O.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1 g4 `& g$ H) D/ l& k邱萬興去年前往中國新疆旅遊,讓他對台灣民主有更深刻感受。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感受民主的可貴,在幅員遼闊的新疆,無論在超市、加油站等大小公共場所進出都得接受安檢,放眼望去,所到之處佈滿鐵絲網,到處站滿全副武裝的武警。深感現在的新疆,比戒嚴時期的台灣還肅殺。他感慨,維吾爾族人的生活宛如台灣戒嚴時期,以現在台灣的民主、自由與開放,要說甚麼、罵誰都有言論自由,這都是民主前輩犧牲、坐牢換來的,對照現在言論封鎖的中國大陸,「如果你問我要不要給中國統一?我當然不要!」
) a$ j" t* Q, I/ }4 C: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S" D, x5 j
訪談結束前,邱萬興逐一展示當年以手工編版的文稿、封面,也自豪地拿出陪伴他30多年的相機包、底片型相機與鏡頭,這些都是當年陪他在街頭出生入死的「老戰友」。在他攝影器材上滿佈的擦痕、破洞等,都是當年一場場街頭運動、抗爭及警方鎮暴時所留下的歷史痕迹。
1 D$ @$ o. r* ~& L$ Z7 ttvb now,tvbnow,bttvb台灣《蘋果日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