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陳佳慧報導5.39.217.77:8898 H3 L4 S( x7 S% r1 ]
) S. A7 a, X) z
1 o; L( _2 ]' Ktvb now,tvbnow,bttvb
' K& T2 c) n1 K& x(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憂鬱症是一種會影響情緒、思想、行為、活力甚至身體機能如睡眠及飲食的疾病,但卻很容易被忽略,而長期的憂鬱症狀更會影響至人際、家庭以及職業功能;因此,醫師呼籲憂鬱症患者應勇敢面對,及早治療,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 B$ a+ O) f/ g. I, ctvb now,tvbnow,bttvb' H2 D. `0 Z; M$ R$ A2 u
近135萬人因憂鬱症所苦 僅2成鬱友尋求協助) x+ v* \5 ^ D% K4 {* B9 T'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l' R! l. Q5 N5 r/ B7 Y3 p Z
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暨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客座教授李明濱醫師表示,依據研究顯示,國內有近135萬人因憂鬱症所苦,雖然憂鬱症治療已有許多治療選擇,但在台灣地區,勇敢面對疾病、積極求診的鬱友卻不到2成;其中,有三分之一患者藥物治療不見起色,就診一次就自行中斷治療,導致病情不斷復發甚至惡化,反而對憂鬱症治療失去信心。
: u/ k7 @ m* D# n* j \5 _& T! K強化使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 助鬱友突破治療瓶頸
& S* O: W6 b! S0 k! Ttvb now,tvbnow,bttvb
2 i4 E5 I& n, @# I& Q) Z5.39.217.77:8898李明濱教授表示,治療憂鬱症的過程中,當症狀緩解不如預期時,可能會增加認知功能障礙、慢性化與自殺的風險,降低生活品質,影響到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因此降低了患者的治療意願。2 b' Y3 G- K/ W6 R! M2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5 s! c& z4 d, L7 v0 m# V
目前,抗憂鬱劑最少要服用兩週,才會出現明顯效果,若鬱友對抗憂鬱劑治療無成效時,很可能與大腦前額葉(包括DLPFC、ACC)功能失調,即是多巴胺含量缺乏有關。所幸,治療憂鬱症已有新策略,鬱友可與醫生充分討論,針對難治型憂鬱症,可適當合併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如aripiprazole、olanzapine或quetiapine)進行強化治療,以增加大腦前額葉的多巴胺含量,進一步改善憂鬱症狀與相關的認知功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4 _2 A. |/ d( |2 g
$ Z- [2 |+ @; S, G主動關懷、適當陪伴及轉介 助揮別隱「憂」
+ h* o" d8 y+ e7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z% N) k! A u'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李明濱教授補充,憂鬱症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平時可以透過簡式健康量表(心情溫度計)檢測自己的身心變化,並迅速了解個人的心理照護需求並建立紓壓習慣;而憂鬱症已成現今社會文明病,除了藥物治療外,身旁親朋好友應當起鬱友們的健康守門人,主動給予關懷、傾聽,並適當回應跟陪伴,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也提醒,當鬱友出現負面自殺念頭,不該只是被動的阻止,更應積極的協助並轉介至專業相關人員,多一份關心、少一份憂心,一起幫助他們揮別隱「憂」。9 }# j0 ~% x5 o9 z
5 Z( d6 ^) r5 n$ D2 L# y, U! Y
5.39.217.77:88987 Y2 p. `0 K7 j/ A( O' a9 o) f) K& ~' k
$ W# q- d6 }1 [3 i! p! `# J3 e
% M5 h! W1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