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堆填區獨白:外判急症室服務(楊懷康) - 楊懷康

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1-30 09:36 AM 編輯 - I* z. X- u8 k! e; t" g0 v
5.39.217.77:8898+ \4 F2 f1 ]" d
( R# b( d. S# H( h
4 q$ G. T) ?' X4 E3 ^. g
流感肆虐,逾110人送命;醫院逼爆,個別醫院病床使用率達120%;急症室輪候時間長達12小時;護士捱完義氣上街,情況惡劣。於此時也,《明報》走訪一河之隔的深圳港大醫院院長盧寵茂,看看在河彼岸的應變之道可有值得借鑑之處。公仔箱論壇$ Q* e# w) K( r& j" [# i/ ~5 d0 Z

/ K* T6 O  ^3 N) k盧院長開宗明義,指出醫療系統引入「少少市場化概念」有助提升服務水準。他所謂的「市場化」是針對現實情況讓醫院的運作更為靈活,而非追求利潤。當中他就深圳醫院急症作的一些調動頗有意思。1 P/ U% _  U" |) A9 H& W0 u

' t5 K# C. Y1 J4 U! E$ E, E下放權力可容許更大彈性
3 G2 S, v. m7 p8 b: n, v其一是設立發熱專區,區隔有流感症狀的病人,防止散播病毒。其二是另設兒童專區,「將大人小孩分開,因為小孩不舒服會哭」,以減低混亂情況。其三是派全科醫生在下午2時到晚上10時的求診高期到急診室應診,以消除壓力。
4 H3 G5 i- ^5 i: T2 X6 l9 i3 Z+ d  j( X. f$ E, k1 o  p1 F( M) Z
三管齊下,成效顯著。此三者常識而已,毋須IQ160亦會想得到。醫管局的大員不難都考慮過這些辦法,只是形格勢禁,難以付諸實行而已。箇中有何難處?即以在求診高期集中全科醫生到急症室應診而言,深圳港大醫院獨立運作,盧院長全權處理,說做即能做。醫管局恐怕沒有這個自主空間。5.39.217.77:88985 q4 J0 o5 i, H% q

/ t3 O1 L3 q7 `- X4 `公仔箱論壇醫管局轄下有43間醫院,劃分為七個醫院聯網;當中18間醫院提供急症室服務。發生重大事故,個別一兩間急症室容或能依盧院長的辦法集中火力對付。流感歷時少說幾個月,要18間醫院以此為恒長運作,長期抗戰,恐有困難:全科醫生都跑到急症室去了,誰去照料住院病人?不幸發生意外,誰來承擔責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a& s8 f0 q" m: K0 O

" I# l! e8 i0 ]: H% u# u9 s& U5.39.217.77:8898再者,醫管局的經費全部來自公帑,理應一視同仁看待所有病人。如若伊利沙伯的病人要在急症室呆上12小時,律敦治則靈活調動全科醫生到急症室,隨時診治病人。對不曉得門路的病人,這個安排固然不公平;曉得門路的病人則不難隨街走,既有散播病毒之虞,亦有違設立分區醫院聯網就地照顧病人的初衷。深圳港大醫院是任得盧院長發揮的一張白紙;醫管局則是滿佈規條的國企,輕易改動不得。4 w! y: o$ ^0 E0 k2 W* c4 [

& f/ a) j' F4 ]+ [除了架構諸多掣肘,盧院長指醫管局的賞罰機制亦不利縮短急症室的輪候時間。他指出醫院逼爆的新聞有利醫管局向政府爭取資源:「電視、報紙日日講,逼爆急診室,然後政府做了些甚麼?上年我好記得,政府給了五億醫管局。今年一定會再嗌高(急診室輪候時間),10個鐘、12個鐘,為甚麼?再講耐啲咪又攞多啲錢。」; S! D# H+ g4 H7 G) v

* g# P- W9 T& \# A/ G. Qtvb now,tvbnow,bttvb故此他認為醫管局按每間醫院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分配資源是「好蠢的事」,「只會令人不做事,讓時間拉長」。上街聲討陳局長的醫護人員肯定不會同意這個指控,不容否認的是,賞罰機制左右行為。林鄭開口埋口政府大把錢,形同引誘人敲庫房竹槓。可是貪圖額外津貼而放軟手腳?香港醫護人員尚未淪落至此吧。值得深思的是怎麽樣的賞罰機制方能有效縮短急症室的輪候時間。
. \3 l8 C* ^- S
3 T; Q0 G0 w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最理想的辦法是讓18間急症室都能拿出盧院長的醫者父母心而又有他的權力,因時因地制宜,靈活調動人手。事實上這不難正是劃分香港為七個醫院聯網的初衷,讓聯網內的醫院能夠因應情況調動網內資源。急症室的嚴峻局面無疑反映人手不足,更顯示醫院的自主運作空間有限;院內固然不能像盧院長那樣適切調動人手以縮短輪候時間,聯網內醫院與醫院之間更不能相互支援。
- a! z$ x% [9 o' S4 N5.39.217.77:8898
2 N/ E) f' G5 j% B$ Ntvb now,tvbnow,bttvb這看來是個賦權的問題:現存架構下,醫院可有權力像盧院長那樣調動人手到急症室應變?聯網的主管可有權在醫院與醫院之間作這樣的調動?如若用盡這些辦法還是不能改善當前情況,醫院能否外判病人給私家醫生或七家有24小時門診服務的私家醫院以紓緩急症室壓力?
: x8 P$ N" N& A
5 D/ ^6 Q. Q, k1 n; T7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若是沒有這些權力,當然不能強求18間急症室仿效盧院長地靈活應變。若是下放了這些權力,聯網以至醫院的主管卻有權不用,那不難是獎罰機制出了問題。如若獎罰不分明,甚至有勞而無功,那又何苦來由使出渾身解數改善急症室運作?反正做不做總拿三十六,是不是?公仔箱論壇/ S$ C) F2 |! {$ Q8 d
5.39.217.77:88986 H; S5 d7 d7 u7 M% z9 ]7 _
醫院年復一年逼爆,一如盧院長所言,顯示醫管局這家國企的組織架構以至其獎罰機制都出了問題。要大型國企按市場規矩辦事,並非一時三刻做得來的大手術。於此之時,與其給員工發放特別津貼,紓緩之道又何如撥款讓醫管局外判急症室服務給私家醫生和私家醫院?林鄭說過了,庫房大把錢,是不是?5.39.217.77:88980 x5 l' k$ S! i, K
5 R1 n% C. J/ Q; q# A2 Q9 z  {& D
楊懷康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