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教育制度如何扼殺香港未來(利世民) - 利世民

公仔箱論壇2 h" ^* x! C7 {& V+ ~  m

, U3 j/ N: @! j5 ?3 c5.39.217.77:8898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我想了好久也不知道該如何信達雅地繙譯大文豪馬克吐溫這句名言。畢竟在香港,schooling和education都被等同作教育。諷刺的是,雖然我們的共同經歷都清楚反映上學不等於學習,可是浸淫於「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醬缸文化中,大家仍然將下一代寶貴的童年回憶消磨在填鴨教育之上。甚麼是填鴨教育?死記硬背只不過是表象。填鴨教育的底蘊就是要扼殺以常識判斷是非的能力。
, v2 d9 ~4 |8 H  f公仔箱論壇$ s, Z) _$ K' |& @2 \
近年見到不少家長抱怨說自己要重新學寫漢字;因為教師要學生嚴格遵從「欽定」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字型筆劃必須分毫不差。其實我很質疑,教師自己平日寫字是否又照足這「字詞表」?此外,家長除了在網上抱怨,又會怎樣做?tvb now,tvbnow,bttvb- e4 P5 ^8 M4 ^

7 `$ [2 y8 R5 J, w* L( ^5 @& rtvb now,tvbnow,bttvb「我當然知道唔使跟到十足十!不過既然有指引,唔通你唔跟?」這會否是教師的心底話?假如有家長與教師理論,我相信得到的答案是:「教育局嘅指引就係最終權威。」
& I; w* V7 y" E! d2 jtvb now,tvbnow,bttvb
/ H7 h# M6 ^$ t4 g不過我相信很少家長會去理論。畢竟大家所關心的不是子女真正學到甚麼,而是他們能否順利過關,一路升學然後找份薪高糧準的「筍工」。「老師教你點寫你就點寫,返學就係咁。不過第時大個你鍾意點寫都得。」這種說法我真的聽過。問題是,在只有幾歲大的小朋友心目中,如此教導又會建立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呢?公仔箱論壇% [9 ?2 J1 P  B; L3 ~8 y4 r  F, P
tvb now,tvbnow,bttvb  ^* e. l- v: ]& \. c+ O/ k
無論是家長抑或教師其實都很為難。做家長的誰不想自己的下一代比自己優勝?做教師雖說只是一份工作,但見到學生進步也是成就。但這種文化卻迫使家長和教師在下一代的意識中埋下虛偽的種子。或許有人會覺得,也只有虛偽的人才可在香港這種社會生存。難怪香港出現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或許就是某些人所講的共業。" _# ?1 a3 z" q  q7 `# w& Q

! @3 Y9 d, r/ O" j# h& b+ k0 Ttvb now,tvbnow,bttvb教育是甚麼?在這個社會,讀名校幼稚園是為了入讀名校小學;入讀名校小學是為了進名校中學;進名校中學是為了進大學神科。將教育淪為淘汰賽,而競賽的方式就是操練由官僚頒佈的內容。
+ V' i: V, s; N+ b5.39.217.77:8898
8 G, b5 r! u1 g  z: v5.39.217.77:8898學習必須經歷操練,問題是操練的內容是否有真正的養份。在缺乏是非判斷的社會,人經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誤將手段當作目的。操練是手段,教育最終目的是要讓兒童發展成完整獨立的個體。tvb now,tvbnow,bttvb9 @/ g1 n" \4 R+ m5 q5 H# }) k1 e5 a$ r

% s+ X6 \* _, P# i% S5 h  y# [公仔箱論壇許多年來大家都抱怨填鴨教育製造大量高分低能的學生,說到底就是許多兒童根本沒有真正成長。沒有成長就是沒有發現和建立自我,亦沒有載體去內化道德價值觀,故此表現得沒有責任感,不會照顧自己,也不會建立正面和健康的人際關係。對人生意義稍為有點反省的年輕人,香港的填鴨淘汰賽是煎熬。制度殺人,香港的未來就是這樣被教育制度所扼殺。6 b' @* o2 I4 s0 s) ^) A' S

; Y8 l+ k( Y  Y/ b' M回到文首引用馬克吐溫的那句名言,Enough is enough,大家也應有所覺悟,將教育這個重任重新掌握在家長、教師和學生自己的手上。在此請容許我引用一句在討論教育制度時經常出現的話作結:Education is far too important to be left solely to the government 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 e5 I* e2 ]: E7 m5 S2 _0 U公仔箱論壇
5 C( V7 l9 _6 R# Z利世民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