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電/記者從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獲悉,文保人員日前發現一方唐代乾封二年(667年)墓志銘,距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銘文記載了一位朝散大夫的家世、生平、遷墓等信息,為研究唐代歷史文化提供了歷史佐證和文物參考。
8 H' z3 D7 j- @5.39.217.77:8898
- q: P* ^: z! x/ p+ y j5.39.217.77:8898 該墓志銘高47厘米、寬47厘米、厚10厘米,碑文顯示523字。銘文字體正楷,文字剛勁,書法上乘,雕工深邃,信息豐富。
. E" @, r0 h. x+ P' I% s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1 a% W+ Z- @' c. `, d% r5 i
銘文顯示,墓主人朝散大夫李保,字大護,隴西成紀人,祖上淡泊名利。後李保所在城池受攻擊,他憑借辯才退敵,受到皇上賞識,下詔封為朝散大夫。為官後李保常常教化百姓,促進民風向善。李保因病卒於貞觀二十三年永寧裡,後遷墓於鄴城西南,其夫人杜氏出身名門望族,品行高潔,與朝散大夫同年去世,兩人葬到了一起。 ( a. D+ D/ K9 @, L& [; g* m5 W
公仔箱論壇# O" F% O( C5 h) k$ v( O. Q: b% }
峰峰礦區文保所所長張林堂介紹,該墓志銘的發現對於研究唐代歷史文化、社會習俗以及邯鄲地方史都有較高的文物價值,也為研究唐代書法提供了一手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