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tvb now,tvbnow,bttvb* [- @; Q( u/ l/ v+ t( v |& d
: j0 A7 Y# _. e7 m+ S& {& p) }! V# s
公仔箱論壇% w+ O4 k- R7 {0 Y; L5 \6 \6 w
強迫症是精神科中相當常見的一種精神官能症。基本上,他是一種與「思考」有關的疾病。而且很多患者隨後都會發展出憂鬱及焦慮的現象。在症狀層面上,強迫症主要區分為兩類: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 5.39.217.77:8898! l3 O; f$ E. w9 {+ H. x5 V3 Z: B
在強迫思考方面又有所謂強迫性影像及強迫性話語—反芻之前與人的對話和自己心裡罵髒話。我曾經有位患者,當他覺得自己做錯事或焦慮不安時,內心便會出現佛陀的影像,用來警惕自己不得出現邪淫的思想。但到後來卻身不由己不斷出現此強迫影像,以至於無法專心作任何事。而有強迫性思考的人常常就更淒慘了,因為他可能會花上三、四個小時反覆思量之前五分鐘的對話。% k% I& \' L( H! H$ W
7 `+ m$ b5 ]1 `( w5.39.217.77:8898這種反芻式地思考話說得對不對、好不好的想法,幾乎佔據了他所有的時光,以致他沒法做任何事情。記得有位病友,他經過任何廟宇時都會在心裡罵髒話,雖然明知這麼做不對,但越自責,卻越著魔似的無法自制,因而常常活在很大的衝突和罪惡感當中。另一類是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強迫行為。譬如,明明知道手已經很乾淨了,仍不由自主一再的重複洗手;或總是忍不住要重複檢查瓦斯跟門關好了沒。還有人是站起身來時,會重複檢查有沒有掉東西,一直要看四、五分鐘以上。患者可能每天花數小時在此種強迫性的重複行為上,這樣的困境有時實在令人痛不欲生呢。
9 X; T" O+ D5 }9 c2 h% m7 A- ytvb now,tvbnow,bttvb0 n! o8 A2 F1 @$ | H6 c!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I) R& G! L
從潛意識矯正強迫行為
' b) i7 s9 {' E: }; M5.39.217.77:8898
4 `7 b- k& L+ o; m Ttvb now,tvbnow,bttvb就病理的觀點而言,強迫症與遺傳及大腦中血清素的不平衡都有關係,但新時代身心靈整體醫學的觀點卻認為,這依然是果不是因,真正的問題其實還是出在潛意識當中,這又可以分為兩個層面討論:第一,此類病人在人格形成的過程當中,也許是來自父母的教養、學校的教育,或他自己,讓內在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信念:只要我一不留神,便隨時可能犯錯。由於擔心自己犯錯,所以他隨時都在檢查自己,反覆思量自己的思想或行為有沒有犯錯。他常自我設定了某項「正確的流程」,再強迫性地檢查自己有沒有按流程一步步做好。強迫症患者對自己存在著一種深深的不信任感,導致他永遠在擔心自己有沒有做對,擔心是否會有不好的事發生。 ' j! y( |+ h( k0 P9 {7 I
D+ L0 i* h' X" V* J. y1 n0 `5 t! R% i0 o
所有強迫思考和行為都是試圖降低內在焦慮的企圖5.39.217.77:8898; V. h# V' G/ h' _2 p
5.39.217.77:88984 _) \' J& r* X x8 T
所以,從教養的角度來講,這恐怕要父母做很深的反省。因為,我發現患者很多是出自軍人、教師和公務人員的家庭。與這種要求嚴格、一板一眼的父或母生活在一起,令孩子從小就戰戰兢兢:自己是不是哪裡又犯了錯,也因此,要求自己完美、不犯錯成了這類人格的標準心理配備,偏偏他內心又有一個堅固的信念:自己隨時會犯錯。於是,一波又一波的強烈焦慮便排山倒海而來,而更重要的是,他的焦慮並非直接來自外在,所有強迫思考和行為都是他試圖降低內在焦慮的企圖。所以,如果不能回過頭去檢查內在對自己堅定的不信任感,他是無法解決自己的強迫症狀。
4 J) w' k% J1 `0 E# w/ S7 K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3 r2 G% J. |3 L- H- f! M# L" A. p+ B
第二,這些患者的意識心被迫與自己的「內我」產生隔閡。意識心根深柢固的堅持:相信自己是一件最危險的事。因此,他會把內在傳來的訊息視為一種威脅,可能令人格脫序或失常;因此,他非但無法自內心傳來的智慧中受益,反而將任何來自心靈的訊息為洪水猛獸。這樣的人要他不焦慮大概也很難,但這恐怕不只是現代人的盲點,也是現代心理學和精神醫學的盲點。唯有當人們開始信任內在的心靈宇宙,瞭解到人性所由來的更有秩序、更有智慧的內我,否則意識與潛意識的戰爭恐怕永無休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5 f* Z8 B/ b+ n" A' D
- q" y# I& e" f }% m6 n9 L公仔箱論壇
0 A3 A3 ^# D4 x: |: c: L(本文摘自/ 用心醫病:新時代身心靈整體健康觀/賽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