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通,心事重重」,你是否經常有便祕的困擾?快看看自己是否已經陷入「高度便祕危機」,日本專研大腸癌醫師提醒,不吃早餐、女性、作息不規律、壓力大、中老年人、手腳冰冷等情況,就有可能成為便祕的候選人。擺脫便祕不難,只要吃對4種清腸食材,就能吃出快便力!! {+ A) ]2 b( p6 n
: j& l! j8 q# A* H3 z0 }醫學上對便祕的定義是指每週解便次數少於3次,或排便用力且排出乾硬的糞便。至於多久解便一次才叫「正常」?其實必須視年齡、飲食習慣和日常活動及個人體質而定,正常排便的定義是:3天1次或1天3次均屬正常。( G* _ w! \( f% C
3 K3 R5 \$ ]. B* C) r: B
腸道環境惡劣容易便祕 快找到腸道自癒力tvb now,tvbnow,bttvb- V, v0 i& Q5 I+ Q4 z* R3 g4 @. J
& P/ S9 a. S$ v7 ~* |+ J
長期便祕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平常容易便祕的人,腸道環境惡劣,導致免疫機能無法正常運作,從而衍生包括大腸癌的各種疾病。事實上,腸道具有自癒力,只要用對方法,絕對能找回排便力。5.39.217.77:88985 d1 _2 Q D$ s; m) }) m
5 M) j. o* [ B8 _公仔箱論壇面對便祕的困擾,應該如何改善?日本專門診治大腸癌、大腸息肉的專科醫生松生恆夫表示,吃對了,腸道就暢通,就能出現苟人的「快便力」!他在其新書《驚人「快便力」:快腸!絕好腸!》中提出以下4大清腸食材,如同便祕特效藥一般。5 T! D$ K) P( u4 d8 b, N$ c
公仔箱論壇- t3 ~ O E; k+ w' B
★【4大清腸食材】:
. T# [1 p( ]2 z6 g% a5.39.217.77:8898
4 T* e9 E- }5 L% l6 A* s公仔箱論壇1.寡糖:早上腸道蠕動最活潑,吃一根香蕉和豆漿就是最好的「抗便祕食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V+ d* j6 m- j) J& F2 V4 H8 S* R
! Y# P" j3 q7 E u8 l7 [5.39.217.77:88982.乳酸菌:味噌、醬油、醃漬物、米酒、泡菜、酸白菜(醃高麗菜)等。每天吃1至2塊醃漬菜、1天喝1碗味噌湯,就能攝取足夠的乳酸菌。
: X# s# n9 a: x, ]+ ^* o公仔箱論壇1 [$ V; f8 }8 O' ~: B' D
3.膳食纖維:分辨水溶和非溶性膳食纖維,用「1杯法則」輕鬆測量,每天吃足25克,腸道天天暢通。
. x# J. ~: |& {8 p5.39.217.77:8898
1 i9 r- N9 W3 Z" P5.39.217.77:88984.橄欖油:被稱為「天然瀉藥」,亞油酸含量非常少,擁有豐富的油酸,可順利抵達大腸,促進腸道蠕動。
8 e$ C4 u% V. Atvb now,tvbnow,bttvb7 j" ] A* D0 v O2 m6 O
不要以為吃蔬菜一定能補充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排便;事實上,吃錯蔬菜反而會讓便祕更嚴重,不得不小心!說到膳食纖維,多數人都認為是以沙拉為代表的葉菜類蔬菜。雖然沒有錯,但是「蔬菜不等於膳食纖維」。1 Y! K- L8 K. x, W* }#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4 e0 J" v8 _; u! C5 F
提到哪一些蔬菜中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其實是根莖類及菇類會比葉菜類的含量多。海帶芽、昆布等海草類,水果乾當中膳食纖維也相當豐富。5.39.217.77:88982 r c8 i4 r3 q! n2 W H
7 m9 e+ W7 K1 ]" D5.39.217.77:8898吃錯蔬菜反而會讓便祕惡化
* m8 I. d' {' t5.39.217.77:8898
7 P% _3 _: T# z0 ]公仔箱論壇由於膳食纖維依其性質及成分可區分為:「非溶性膳食纖維」及「水溶性膳食纖維」。前者指的是不會溶於水中的膳食纖維,以纖維質豐富的萵苣及高麗菜為代表。後者指的是可溶於水中的膳食纖維,以昆布、海帶芽等為代表。含有豐富低分子海藻酸鈉的海藻類,以及蘋果等富含果膠的果實,也有很多水溶性膳食纖維。
7 F( l |) v) o E2 r' N3 Z. j5.39.217.77:8898
. e3 i4 [2 G7 r/ ~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將細胞儲存的物質及分泌物,溶解於腸道的水分中,並連同食物的水分一起膠化(變成果凍狀)。相反的,非溶性膳食纖維由於不溶於水,它會大量吸收腸道中的水分,有效使糞便增量。建議,兩種膳食纖維都要均衡攝取。
" R3 X. Z8 k" [* b5.39.217.77:8898
9 Y: [/ b6 _/ U(轉載於華人健康網之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