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電/今年67歲的刁艶芬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東裡社區,現在每次出門都戴著一個智能腕表,“按一下就能看見血壓、心跳,用著特別方便。”這個智能腕表是2016年朝陽區八裡莊街道“健康家e養老計劃”進行試點時發放的,刁艶芬成了八裡莊街道智慧養老計劃的第一批受益者。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智慧養老成為中國老齡事業與產業發展的方向之一。人們正通過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化養老資源,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水平。 5.39.217.77:8898( S# S# u2 k' h X& P" o8 ^5 k( i
: C8 p( E x3 R 醫養結合智慧助老
! C- |, ]- B& u/ F8 U+ A'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C7 {$ k7 s! P6 X! q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其中90%以上的老年人要在社區居家養老。因此,緊密聯繫居民住戶的社區在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z+ H) A6 G, T' C5.39.217.77:88980 [ k. Q3 C" t6 {: S, I9 P
為刁艶芬提供智能腕表的朝陽區八裡莊街道是北京市社區智慧養老建設的先行者之一。2016年9月,八裡莊街道在八裡莊東裡、八裡莊西裡、十裡堡等3個社區進行“智慧養老·醫養結合”試點,面向社區內老人發放了350塊智能腕表。 8 f8 S2 }* q0 d0 W: J7 e8 W% }( q' e
; F6 y* ]4 u6 `# A" s2 X ^# S2 Q% U
智能腕表可以隨時監測佩戴人的血壓、血氧、心率等基本健康數據,還設有一鍵呼救、親情撥號等簡易操作功能,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我之前在馬路上等車時突然摔倒了,兩分鐘之後才站起來,”刁艶芬告訴筆者,“那時要是有這塊表就方便多了。”
( i1 V$ M; n. R. { a4 ]1 K5.39.217.77:8898: n- Q6 K* ?. N! e! o- ]( ^/ p3 r
智能腕表還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監測數據與老人親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雲同步”。據八裡莊街道健康家e養老服務中心主任衣大利介紹,八裡莊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團隊會隨時監測老人的健康數據,若發現異常情況將馬上與老人聯繫。“如果老人通過腕表呼救,社區醫療團隊可以在15分鐘內趕到老人家中,確保及時施救,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推動實現醫養結合。”衣大利說。 ! L0 R( I' E4 I
. B+ h% h$ K1 `. x6 z/ g4 F9 C* F 除了智能腕表,八裡莊街道還開設了科普體驗廳,配備虛擬運動機、自助健康管理桌等設備,方便老人活動,用智能化手段實現對老人健康的風險評估及干預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