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用嚴厲問責遏制住中小學違規辦學

2月25日電/這“十嚴禁”,近年來可以說反覆重申。之所以存在屢禁不止的問題,一是缺乏問責機制,二是缺乏評價制度配套。 tvb now,tvbnow,bttvb1 m( |: F1 M  I  ?7 ~

) w: q" h6 }+ y$ S% C公仔箱論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嚴格落實“十項嚴禁”紀律。其中: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等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9 i+ G' d5 z/ U+ q8 W
( G6 R/ j# P8 E8 h1 h
  這“十嚴禁”,近年來可以說反覆重申,但存在屢禁不止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缺乏問責機制,二是缺乏評價制度配套。 ) Q; r; s0 t6 ~' H

6 y1 P! `, p' @' h  這“十嚴禁”中,有諸多是現行法律法規禁止的內容,比如,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按照我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必須獨立辦學,不能公辦民辦不分,而我國《義務教育法》也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立重點校、重點班。因此,如果嚴格執行教育法律法規,這些現象早應該禁止,關鍵出在問責機制上。
9 ^0 b% G4 T8 R  E; L公仔箱論壇! k6 y6 ~  S5 v- s3 u5 R
  目前,對學校違規招生、辦學,監管部門是教育行政部門;而不少學校的違規招生、辦學,建成諸多“超級中學”,又恰恰和教育部門追求的升學政績一致。如此一來,追求政績的教育部門,也就對學校的違規招生、辦學睜只眼閉只眼。
# ]# t7 U& m8 }& t+ V) d! l1 K
7 ~3 S5 q* N6 a% L) ?4 N& X5.39.217.77:8898  如果繼續深究下去會發現,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還為這些學校的違規辦學打掩護,將其包裝為教育改革、創新。為此,要落實禁令,必須對教育主管部門也進行問責,而不是就由教育主管部門問責。要追究地方教育部門不依法治教,縱容學校違規招生、辦學,擾亂基礎教育辦學秩序的責任。
  M$ ]. [# L1 ~$ p6 x: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x! F* m4 v% U2 f! w- ?0 q8 D' ]2 p公仔箱論壇  “十嚴禁”中,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也提了很多年了。但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後,狀元的話題都被熱炒。現在不僅有省狀元,還有地級市狀元,以及縣狀元。雖然越來越多的調查研究表明,狀元並不能全面反映一名學生的能力,但是,一些地方還是存在狀元情結,這背後和中高考升學考試制度有關。我國中高考制度,是用中高考成績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依據錄取。因此,第一名就是最牛的學生,會成為老師、學生的榜樣。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