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的最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了他任內的第一份國情咨文,與此前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年度國防報告》多處直接提及或批評中國不同,長達80分鐘的國情咨文內僅提到中國一次,就是稱中國和俄國是美國重要的對手(rivals),並認為中國是一個危險因子(danger)。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平淡無奇,但特朗普在國情咨文裡面對中國的含沙射影卻引起了中方的高度關注,文中對中國“對手”的戰略定義以及明里暗里在經貿問題上的“挑刺兒”,讓人明白美國對華的戰略疑慮正在上升。 tvb now,tvbnow,bttvb! D9 ^4 l4 w' P$ d
6 I$ ?5 f- }9 Y+ _ n/ ?tvb now,tvbnow,bttvb 具體來講,儘管國情咨文涉及國家戰略和地緣政治的部分比較少,但冷嘲暗諷也不客氣。比如,在講到經貿問題時,特朗普強調“我們國家曾經失去了的財富,我們現在正迅速奪回”,“經濟退讓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期待更加公平的貿易關係”,“我們將通過嚴格執行貿易規則來保護美國工人和美國知識產權”。又比如,在提到中國是對手之後,特朗普便解釋道,這是因為“他們挑戰我們的國家利益、影響我們的經濟、抵觸我們的價值觀。”另外,値得一提的是,在英文文法上,rivals(對手)與以前美國常提到的competitors(競爭者)相比較,無疑又向負面推進了一個層次。這樣一來,美國國情咨文裡面對中國濃濃的冷戰思維開始顯現。
; |7 ?5 t+ S' y, \! t
9 U9 g6 m+ J5 A# t7 g1 {* F 如果縱橫觀察,美國國務卿蒂勒森2月1日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發表演講需要關注。蒂勒森稱拉美地區不需要“新帝國主義列強”。他指責中國的貿易“傷害了這些國家的製造業、引發失業問題並壓低了勞工薪資”,“拉美地區不需要只顧本國人民利益的新帝國主義列強,”他說:“中國這種以國家引領發展的模式令人回想起過去。這裡不需要這樣的未來。”蒂勒森這番說話,顯得對中國非常不客氣,零和博弈思維味道真的太濃了。作為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有準備的公開發言絕對不可能不代表美國政府的政策思考。
( S$ C3 ^3 F1 N, B' w$ i1 ^' [! p公仔箱論壇$ I0 D- e$ e' b/ ^9 Y; D' R8 a
美國在去年發布的國家安全報告裡面稱中國是“修正主義國家”,而後又在國情咨文和國務卿的演講中說中國是“對手”和“新帝國主義列強”,因此我們認為,不管是赤裸裸地點名道姓,還是在看似平淡無奇的措辭中暗箭四射,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無疑已經在戰略定位上和經貿問題上對中國存在深深的偏見,無論怎麼變化表述,都是“換湯不換藥”的實質而已。 公仔箱論壇1 l1 J2 o8 g2 x6 a- o
: Z% ~$ Q/ D( Z3 o$ {; b 美國有句諺語說:打不過的敵人,就是朋友。難道美國的思維就是這樣的嗎?一定要把中國定位為敵人,打不過,才能成為朋友?幾千年前的《論語》就教導中國人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因此,中美之間的戰略思維真的存在很大的差距。美國以敵意來對撞中國的善意,這樣的思維格局是不容易改變的。
" H/ w8 i! e$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r: k# n8 `- r9 c
我們認為,美國的新戰略端倪值得中方認真對待,並應該從大國定位來思考應對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