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趙昭明(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公仔箱論壇# `- T b- C+ t2 q* A. m
# v e) k9 ]( p( E& |* S
老人皮膚息肉5.39.217.77:88982 Z6 C2 b) s& j2 W9 m/ m
( U8 E$ \+ }$ W7 `1 J症狀說明
7 _* f3 I+ r3 W+ h; `# q公仔箱論壇門診時常遇到病人說脖子出現一顆顆的膚色肉芽,擔心是不好的東西,也懷疑是不是因為感染或洗澡沒洗乾淨造成的。這些突出的小肉芽,就是臺語俗稱的「懶散肉」,又叫皮膚息肉或軟纖維瘤。 ( @( H/ ?. J" H7 @
- w' I: M6 E* K' w' b
外觀呈膚色、棕黃色或是黑褐色,有的形似香菇,有的則黏附於皮膚表面。小如針尖,大如花生粒,數量從一顆到數百顆都有。最好發的地方在頸部與腋下,其他好發的位置有皮膚皺摺處、鼠蹊部、上下眼皮及女性乳房下。 5 q; }: T: b" E/ D w( g
6 w: f- U) u" d. M5.39.217.77:8898皮膚息肉有單發性,即只有少數幾顆長在皮膚上;有多發性的,也就是身上到處都是;通常單發性的息肉體積較大,多發性的則較小顆。整體而言,皮膚息肉常出現在容易摩擦又鬆弛的皮膚。此外,身上的小息肉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變多,頗為令人困擾。 + M5 Q. R) G* u" U# c5 _
6 S* _+ h4 A3 L3 Z: i2 `/ G
過去有些人會用繩子或橡皮筋綁住小息肉,使其壞死脫落,但是這種做法會造成細菌感染及皮膚結疤,非但沒有治療好,反而還越弄越糟。也有很多人可以忽略它,與其和平共處,但是,如果影響到了外觀或時常磨破流血,就需要求助於醫師治療了。
% V; A) |6 P3 J0 h! n: }; y公仔箱論壇
; y' Q# F+ z, t" U發作原因$ _3 h3 _- F2 [- o1 ^ Q, D
3 n% R5 k+ c8 } v7 S皮膚息肉其實是真皮層纖維組織過度增生的結果,內含有豐富的微血管,造成贅生的皮膚突出,為良性的增生,沒有傳染力,也沒有惡性的傾向。 4 O" u8 _8 q2 A& `: K% q3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W4 B4 m" `0 w/ K6 |
目前發生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跟個人體質、肥胖、荷爾蒙及長期摩擦有關。有部分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疾病的病人比較容易長皮膚息肉,另外一些患有黑色棘皮病的人,也會在黑黑的皮膚區塊中長出小肉芽來。
; ?) \$ `* ]7 z(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N" K. A/ t; ]( [9 l公仔箱論壇治療方法 公仔箱論壇) f" u6 G8 O, y6 z
息肉的治療取決於息肉的大小和形態,依據不同的形態,處理的方式也不同。對於較大的息肉,因為通常有柄連接於皮膚,一旦扭轉,常常會造成出血疼痛及組織壞死,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針對較大的皮膚息肉,一般會建議以手術切除。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z8 l0 ~' s; U
- O- E$ ?* O1 \+ y1 _/ |, Z8 M4 I0 z公仔箱論壇但是較小的病灶就只剩下美觀的考量,基本上可以不需要處理,假如突出的地方位在經常摩擦的位置而導致破皮流血,經過醫師審慎評估之後可以使用冷凍、電燒、手術切除或雷射去除等方式來治療。
" Z+ f0 i3 m' x& l5.39.217.77:8898* P& g, g6 Y) b2 x. R9 c) d0 }
預防方法 5.39.217.77:88986 S$ J* ~4 J' J5 E+ _9 P) w: n; A
甜食、油炸物少吃,不要過度肥胖,平時衣物也應該改成寬鬆的形式,減少息肉的摩擦。tvb now,tvbnow,bttvb' u3 `. E* a/ h
老年人尤其頸部、腋下、胯下要保持清潔,若有皮膚過敏時,盡量不要搔抓,以免皮膚角質出現增生現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Q0 o2 ~4 \7 q3 f6 o4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h9 F- t2 }4 O
醫師小叮嚀 % P" B. H* F1 k5 d, u7 j2 j" j& P, g. {$ {
有息肉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腸胃道是否也有息肉,以避免腸胃道癌症的產生。皮膚上長出小贅瘤,有些老年人會習慣性地想自行處理,像是拿指甲剪忍痛剪下來等,都不是明智之舉,而且小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的,若因誤判而導致延後治療,結果將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