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正常卻虛弱無力 高鉀飲食釀禍tvb now,tvbnow,bttvb; Z4 ?; Q6 Z% f/ {. Z
, _8 e) |2 ^- Y公仔箱論壇高鉀飲食並非人人都適宜!52歲的林先生是一位高血壓患者,平時皆定時服藥調控。可近來卻老感虛弱無力、量血壓又都在正常範圍內,沒有過低的情形。直到就醫,經血液檢驗顯示血中鉀離子輕微偏高後,才驚覺原來是妻子愛夫心切,料理時都使用高鉀鹽、每天給先生喝800cc蔬果汁,導致林先生鉀離子攝取過量,引發「高血鉀症」。" S7 O; D. f$ Z$ t4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M) ~; ?* ^! M4 b" A; W
高鉀飲食並非人人都適宜!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在實施前,更應諮詢醫師、營養師建議才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0 J3 O! ^$ P; P
高鉀飲食並非人人都適宜!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在實施前,更應諮詢醫師、營養師建議才是。
) Q8 O/ a1 x+ l# i$ }+ d8 E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8 `" n \( h1 Y% R1 j
鉀離子攝取有學問!過量恐釀「高血鉀症」
" p% o3 a/ s7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2 ?3 ]* ^0 e6 |! w1 r( L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血清中的鉀離子可維持細胞膜電位穩定,以調節肌肉及心肌的收縮。可是,現代人外食機會多,常吃下過多重油、重鹹的食物,稍不僅謹慎就可能導致鈉離子攝取過量,使血液中鈉鉀離子失去平衡。因此,在這樣的飲食型態下,越來越多人提倡適度補充高鉀食物、增加鉀離子攝取的重要性。
+ o7 `+ \: r9 W6 a- b. Z. J+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O( Y7 o8 @) K' f# J8 U2 M0 O
不過,鉀離子的補充卻藏有許多的學問!倘若,不慎食用過量,導致血清中的鉀離子濃度超過5.5meq/L(標準直應為3.5~5.3meq/L),恐將使「高血鉀症」找上門,出現如上述個案林先生般麻木、肌肉無力等不適症狀,嚴重甚至可能引發心律不整,不可不慎!公仔箱論壇8 S; Q. b6 P( |' f
& g6 }9 s: t9 i2 I0 q1 N6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高血壓患飲食需限鉀?控血壓藥物種類是關鍵5.39.217.77:8898' w$ p" F) X0 b8 D/ D9 d6 B/ M
/ }2 l; s) M) _" b
有鑑於高血鉀症的危險性,何一成醫師強調,除了飲食中攝取過多的含鉀食物外,腎臟功能不良、藥物影響、腸胃道出血、血糖控制不良、感染等5大因素,也都可能造成高血鉀症發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4 E; L6 P, G" F4 L1 L
公仔箱論壇9 f) A8 h- O3 z$ o9 Z' D, }! q7 W& F
林先生的案例來說,除了飲食中攝取過量含鉀食物外,身為高血壓患者的他,同時也使用血管加壓素阻斷劑類藥物來控制血壓。雖然此類藥物有保護心血管及腎臟的作用;可也會降低腎臟排除鉀的量,易使身體鉀離子增加。5.39.217.77:88982 H; B0 u4 _+ e0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w/ A ] ]- n( a/ n
因此,服用這類藥物時,飲食上要特別留意,避免鉀離子攝取過量。特別是,蔬菜汁、果汁、生菜、肉湯、雞湯、魚湯、菜湯等形式的食物,更是屬於高鉀食物的一員,攝取上更要多加小心。
6 L+ A3 l. s. q9 K" P, ]/ \ |. a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k! u2 e; q9 a2 B
【醫師小叮嚀】:公仔箱論壇3 s" J+ R3 w1 P' L+ j
9 K/ }4 b1 v2 G* b o0 q- X
何一成醫師也提醒,想要避免血壓飆升、過低,高血壓患者除了應養成定時量血壓的習慣外,更要注意飲食均衡、養成運動的習慣,並遵從醫囑用藥、定期回診抽血檢查,監控腎功能與血鉀濃度。同時,在選擇實施任何特殊食療、飲食方式前,更應先諮詢專業醫師、營養師意見後,再決定從事與否較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