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林怡亭報導
% J! Y0 |8 W, {% T5 g0 t" ?0 j9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 W6 R+ _: t7 X9 _% E- i老一輩的人總認為「感冒不能吃甜」,認為甜食會生痰,會越咳越兇;不過,中醫師表示,「感冒不能吃甜」是不正確迷思,咳嗽的原因很多,感冒只是其中之一,而感冒的過程有不同階段,病症表現會有變化,中醫辨證論治有相對應的思維。因此「感冒不能吃甜」可能是過於附會簡化的推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a- l" [+ \) w
- d. _3 ^& P% f) q# ]公仔箱論壇止咳糖漿和中藥枇杷膏都甜 卻能緩解咳嗽
! h# H7 G2 E" J0 W& b) m- n5 n" E* `公仔箱論壇
* p+ f' u& d8 R. a( b {) x5.39.217.77:8898大多數水果是甜的,水梨,枇杷,柳橙,蘋果,奇異果等不勝枚舉,其中很多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C,有助於人體抗病,於一般感冒中食用是有益的。 以甜味但性涼的水梨為例,「本草綱目」紀載可「潤肺涼心, 消痰降火」,而枇杷果甘平,止渴下氣,利肺氣,枇杷葉苦平,治肺氣熱嗽,都具有所謂生津潤肺止咳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何西藥止咳糖漿是甜的、坊間常見的中藥枇杷膏也是甜的,卻能用來緩解咳嗽症狀。
8 q4 b- ` [( P; E' N5 s公仔箱論壇9 B, M# ~9 }( F; _: I5 m* R
痰指「疾病結果」 也是「病因、病機」
& p3 w7 b- I) h7 @ f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5 r" d: U: U5 f+ a
有些人於吃完甜膩糕點零食後、覺喉嚨乾乾卡卡,很容易把甜食跟喉嚨卡卡及咳嗽生痰直接劃上等號,自然而然以為感冒吃甜的就會生痰,恐會造成咳嗽症狀加劇。振興醫院中醫科主任蕭恆毅表示,中醫指的痰,並非只是指咳嗽出來的痰液而已,痰在中醫而言是很複雜的東西,至少具有兩種含義,除了指「疾病結果」的表現,亦即咳出來的痰之外,它還有另一層含義,也就是「病因、病機」的概念,也就是導致痰濕痰積的原因。
9 ~, c4 B. R- o |3 f7 y公仔箱論壇
0 ]% y, P) a! }: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b4 `& Y1 w5 a$ y
蕭恆毅主任說,中醫認為因外感六淫,或飲食七情內傷等,使肺脾腎及三焦等臟腑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以致水津停滯而成,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稱為痰飲,有人又區分較稠濁的為痰,清稀的稱飲,痰的病症特點是:「痰阻於肺,阻塞氣道, 肺氣宣降不利,則出現咳喘烙痰」。「痰阻於心,心血不暢,則見胸悶心悸」「痰停於胃,胃失和降,則惡心嘔吐胃脘痞滿。」「痰在經絡筋骨,可見瘰歷痰核,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痰濁上泛於頭,可見眩暈,昏冒」「痰氣凝結咽喉,則可出現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稱為梅核氣」中醫甚至又有所謂「百病皆生於痰」的論述。5 g4 T! e! O: ~! B( E$ l
" } B& Q6 f5 a4 a0 f過食甜熱肥膩食物及缺乏運動 導致慢性病叢生
0 {3 u6 b& M: b
5 \4 h) F; b) V# p" \) @tvb now,tvbnow,bttvb古書(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約脾瘅。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者。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 v) c H( ?& V+ x2 ~& h; ^+ e
3 k4 r8 _" R4 S Wtvb now,tvbnow,bttvb現代人過食甜熱肥膩的食物及缺乏運動,的確是造成很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蕭恆毅主任指出,尤其新陳代謝(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及慢性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導致嚴重併發症,也會導致胃食道逆流病症的加劇,這些都是呼應中醫「百病皆生於痰」的說法。但單就咳嗽而言,其病因就很複雜,例如過敏體質、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炎、胸腔腫瘤、心血管病、胃食道逆流及橫膈周邊病變等都有可能。tvb now,tvbnow,bttvb a$ z, v; m# w5 ], ?0 e, I* O
5.39.217.77:88980 `4 E; W8 K' @) s( @. F% j5 N+ E) r* L
均衡飲食及良好生活作息 過猶不及都不宜
" e& y) ~# x- f8 N5.39.217.77:8898, ^& S$ X* q2 O) x! `
蕭恆毅主任強調,中醫治病講究「辯證論治」,琢磨病症中「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變化,採用相對應的治療原則及藥物來改善病症,並要求適切的生活作息及飲食配合,但一般飲食原則應以均衡適量為原則,過猶不及都是不良的,對於過度臆測推斷的坊間傳說,不應一昧的誇大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