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電/隨著監管的加強,網貸行業進入下半場,P2P平台的退出勢頭也在加劇。昨日,第三方平台網貸之家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正常運營的平台數量已經下降至2335家,而停業及問題平台有七成良性退出。
4 `# k. a; I* W# A" {# z
8 O+ h) n" b- G7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這份報告顯示,相比2015年,去年以來停業及問題平台事件類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停業、轉型平台數量占比出現了增長,分別為66.11%和1.61%,而去年這兩項數據僅為32.30%和0.08%。值得注意的是,跑路、提現困難、經偵介入類型的平台數量占比出現了下降,分別下降至22.46%、9.53%、0.29%。 5.39.217.77:88984 N8 P9 O" S+ T f6 ]% N
) D0 \ \! T7 n& G, X; i8 `2 Y- i
網貸之家分析人士表示,不少平台無法滿足監管層的要求,在政策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權衡營業狀況後,選擇主動清盤停業,由於這部分平台待收較小,容易完成清算,主動停業或許是平台良好退出的不錯選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5 h$ {5 Q, Z( V# S
5.39.217.77:8898: T2 `- w5 j( I3 }* i5 i+ W
此外,在監管重壓下,校園貸業務平台數量也在急速下降。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底,全國有74家互聯網金融平台開展校園貸業務,相較於2015年的108家下降了34家。而在這74家平台中,有53家平台不僅限於做校園貸業務,部分平台開始涉足到白領等更為廣闊市場。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D* g' ^: f9 w. @7 m
+ {9 U2 C9 U' X" w( T* B; U" B
對於校園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校園貸仍有存在意義。同濟大學教授蔡建國就認為,校園貸是一把雙刃劍,在幫助大學生創業、助學、理財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但也有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台誘導學生陷入“高利貸”陷阱。“建議國家盡快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對借貸平台的資金監管、資質審核、信息共享等做出詳盡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