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有競爭形格勢難禁! 京意民意一樣稱意?

一、
+ Q& z: j' [6 T! R
) }5 t3 p8 H' g5 w$ {# e" g+ Y'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期從洋氣浪漫的情人節(二月十四日)開始,為期兩周,至三月一日結束。
1 G' w+ M5 L, O/ A5.39.217.77:88988 _+ X+ C  x, o* k5 H
接受報名前,最後一位表態準備參選的,是諢名「長毛」的社民連成員梁國雄。梁氏表明自己不是民主黨派(泛民)角逐特首之位的理想代表,可是,由於說服不了一些他認為資質比他好並更具代表性的民主人士出來競逐,在堅信「香港人應有機會支持一個能代表民主原則、民生訴求的候選人,在選舉中道出香港人的願景、立場,同時實踐公民提名」的信念下,梁氏明知無可為,亦赤膊上陣,正經八百地站出來說他準備參選。tvb now,tvbnow,bttvb+ K* \) T$ ^# X$ l+ N
  \* [1 h4 g: W# o' S) _
以民主陣營來說,「長毛」的言行,不無道理亦合邏輯,然而,他的「民主原則」在特區的「鳥籠政治」下,只是不着邊際、在籠外翱翔的「理想」,而選舉行政長官,卻是容不下那份原則的籠內生態,當人們大多認為香港管治在梁振英任內嚴重出岔、必須換上一位不至於重蹈覆轍的新人時,在建制內履行職責的選委,即使心存民主志業,面對此一人事任用的關鍵,不免要在「事有所宜」上知所因應權衡,不能不顧選情,在意於「長毛」的那種民主原則和邏輯,所以梁國雄出此一「選」,鼓動不了人心、磨礪不了眾志,擺在眼前的現實是,選委們不會、也不該賣賬!
/ _' G( z! k' f/ y( m, @- W
# n/ @6 K. u6 D: F公仔箱論壇多年以來,梁國雄議員在立法會上扮演反建制、爭民主的角色,聲嘶力竭,卻畢竟只是一個碎了又修、破了又補的點綴民主的寶貝爛花瓶,因此,他這回有意「競選」,只會繼續予人以不足成事的「搞搞震」印象,僅足以給民主黨派選委,帶來不必要的擾攘。/ a) P1 ~' m! l# ]& ]+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2 I3 u+ ^  O- N4 [' s1 r
二、
8 Y$ _6 X, U$ Y7 A1 b& C: V(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d7 Y/ a+ h' L
林鄭月娥女士是迄今為止勝算最高而民意在低檔徘徊的參選人。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說她不是被欽點,卻是中央政治局唯一支持的行政長官參選人。最高統治層「唯一支持」而非「欽點」的話中矛盾如何解讀,政治識見有限閱歷不同的香港人,真如丈八金剛。京師盛讚林鄭「愛國愛港、執行力強」,不是「無煙大炮」、未必與事實有很大距離,可是,她以梁振英政策馬首是瞻的「入場引言」,早把不少港人嚇得雙腿發抖,全無與她「同行」的勇氣!公仔箱論壇5 c; a; l. \  b/ a

8 D, H# P3 x# I5 F5 M. U# y5.39.217.77:8898故宮博物館一役,不僅盡顯林太「愛國愛港執行力強」這些為京官賞識的能量,同時還看出她有繞過正常渠道、鑽空子行事的過人本領,其肆意縱橫並自鳴得意的目無餘子,算是開了港人眼界。人們對她後來以「關心、聆聽、行動、同行」等等的宣傳字眼,號召支持,亦就言者諄諄、聽者只會「藐藐嘴」了。5.39.217.77:88986 V1 n6 i3 ]$ \

& P0 B9 b( a* E: b; I% e; G8 r5.39.217.77:8898自從表明參選後,林鄭女士在公眾場合的表演,似因過度興奮而有點手忙腳亂,她的不少言行,成了公關災難和「堅離地」笑柄,連外國傳媒亦引以為「奇」!可是,中聯辦與京官竟毫不避嫌地繼續為她敲鑼打鼓,使人覺得香港人過去曾引以為傲的、公平競爭的政商環境,竟然已面目全非。中央政治局的取態,港人聽來看來,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干預。林鄭何幸,獲京官青眼有加;卻又何其不幸,遭香港民意鄙夷!其與梁振英在港神憎鬼厭而深受上意嘉許的同工異曲,豈止神似而已?公仔箱論壇0 Z( }; P$ H+ g0 h' g
8 r( L9 z! j- F- ]4 T
三、tvb now,tvbnow,bttvb# {$ {& h7 I' M; n" n  V# h
5.39.217.77:8898; d# B0 B; k; Q% s6 }
「偏一國」團體會作綑綁式提名的決定,不但令辭職參選遇到拖延的曾俊華,親歷「人在江湖」便有趨炎附勢嘴臉的現實,就是收看電視新聞的觀眾,亦會看到林鄭所到之處的奉承虛火、表面風光。幸好形格勢不禁,曾俊華做慣「持家富太」,參選行政長官,一樣態度從容,人氣飆升。人家問他在管治上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往績,他「論論盡盡」地說,很難具體一樣一樣地細數,認為政府裏工作,審時度勢,防患於未然的事前的化解工夫,要比災害發生後的救災救難更為吃重。這是出自一位在梁振英麾下任事五年而仍然記得政府處事訣竅的人,管他「懶懶閒不着緊」的態度在別人看來是多麼的欠缺朝氣與幹勁,若處事得體、着力得當、拿捏有準、行事奏效,便比那些煞有介事,經常以「迎難而上」為標榜的死力拚勁,更能見用於時、見效於事、建功於社會——起碼也不會是禍己累人的胡作妄為。
4 M9 T4 A- z1 G# [1 A9 P4 N/ t" w
% I8 _7 n: t# c: m  Y' h回歸以來,過去嘗過港英奉行「積極性不干預」好處的香港人,也許是受神州大地經歷過革命豪情的感召,傾向於積極有為幹實事的作風;可是,關乎眾人之事的政經事務,講求精簡可行機制的呼應配合至為重要,不是人人出死力用蠻勁便能事事亨通。回顧過去三位行政長官,董建華不是沒有氣魄和志向,他還非常勤力;可是他對政府組織的制約和發力,欠缺認識和尊重,半部長制的匆匆上馬,畫虎不成的後果,把香港長期以來寄望倚重公務員系統的行政主導,變得非驢非馬。董建華對香港管治的破壞性超過了他對香港的建樹。
" Z5 Z2 z7 x3 W$ N(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7 f0 x5 P; z$ U: t* C7 x. etvb now,tvbnow,bttvb曾蔭權的管治不算完美,卻是中規中矩,「冇做嘢」(不做事)之說,不知何所據而出,可是,就像「貪曾」之名長期在傳媒與坊間流傳,雖經立案、調查和審問多年,「貪」之一說,如今纏訟當在尾聲,卻因此不便「妄議」。「冇做嘢」的曾氏,在任七年,香港人的快樂指數比其前任和繼任者都要高;港人對國家的歸屬感及對特區政府的尊重和好感,亦肯定比在梁振英治下的幾年間高出很多很多倍……,營商環境更是今非昔比,當然,這些或與外部環境多少有點關係,但是特區政府的行事作風又怎會不起作用!
. z1 N  |" q- S7 Q) x! K公仔箱論壇
6 v) c, ?2 G5 f同樣在梁班子裏浸淫的林鄭月娥與曾俊華,前者力疾從公,這是眾所周知不用懷疑的事實,可是,她能否執中扼要,行事有果,榮中國益香港添市民福祉,卻成大疑問。以領導者的氣度而言,曾俊華與另一位行政長官參選人胡國興大法官,都比林鄭的器宇大,可是,一士諤諤的法官工作與提挈整個政府和社會各階層的圓融合作,距離實在很大,那是熟悉官場作業的林鄭月娥、曾俊華和另一名逐鹿人葉劉淑儀女士,都比胡官更具優勢之處。雖然有不少人因為當年政府由葉劉女士帶頭硬推二十三條立法而走上街頭抗議,可是,受過經驗教訓,通過民選洗禮、為人直率的葉劉女士,比起林鄭和曾俊華,條件並不輸蝕,可是她的勝算,卻實在未許樂觀。# y+ O7 {, R  l) \" I
tvb now,tvbnow,bttvb1 y1 y( d6 I1 `
傳聞林鄭女士「不久前」在一次高級公務員的聚會中,為自己過去做事未能顧及同袍感受而犯「眾」怒而公開道歉後,聽眾並不受落,一班新舊高官,耳語相傳,要是在林鄭與葉劉之間作一選擇,大多數寧選師姐葉劉!
1 G! m8 j) ?, n- P+ |+ |& O3 {& l$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C9 n4 ^% S4 S3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四、
0 O; D  |/ v- S8 d$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0 P# K# w' N) k1 ^9 h
七百多萬人口的香港,當中只有一千二百人(雖然當局說他們代表了三百多萬港人)有資格投票選舉行政長官,要是選委還有空間把中央政治局的「推薦」視為「參考」而非「指令」(那意味他們同意張委員長所說沒有「欽點」這回事),那便不是沒有選擇的選舉。不過,說實在的,如今無論哪個競逐者出線和勝出,都不能不對北京唯命是從,頂多只有解釋香港情況深淺之差別而已。如果中央力撐的林鄭民望被曾俊華遠遠拋離(這種場景應該不會出現,因為「商業性」民意製造團體已準備隨時開動,來一場如過往愛字牌的「民意大反擊」),其勝出便清楚顯示京意港情的雲泥之別、南轅北轍。北京既不怕難看,又不理會港人難堪的一意孤行,扼殺「兩制」,便彰彰明甚,抵賴不了。要是京官一句,尊重「兩制」,中央雖有屬意人選的傾向性,卻不等於那是委任般的決定(真的沒有欽點),投票權還是在香港選委手中,那麼,香港將會出現一個北京支持的人落選,由一位民望較高的人坐正。如果未來的演變果真如此,港人千萬別以為那是「兩制」彰顯,因為這不過是代表「一國」的北京掌控得宜、收放自如,「想點都得」的得意罷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