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冷氣甜涼飲濕身軟無力,中醫教體內除濕~~~~

周邊有許多濕氣無法消散的原因,導致全身無力,這些都是太濕惹的禍!建議透過食藥材及穴道按摩來除濕,做好體內環保。

tvb now,tvbnow,bttvb$ B3 F4 P7 H8 x

糯米類食物是除濕大忌

tvb now,tvbnow,bttvb/ ~. x- Z/ `5 s  K/ `

進入春夏季節,氣候多雨,而人體本來就濕,在潮濕環境下更難排除濕氣,整天感覺全身無力。伍崇弘醫師指出,清除濕氣方式有很多,像是陳先生如果無可避免地須待在冷氣房,可以選擇多運動,冰涼含糖飲料能不喝就不要喝,再喝就更濕,難消化的糯米類更是大忌,會阻礙脾胃化濕的能力。


! \, I3 O) H. s. K. y0 ]5 o, ^

排濕前先觀察4重點


4 z, E7 s  b$ i4 F5 L0 T1 D公仔箱論壇

本來腸胃不好、消化吸收差,吃任何東西都馬上想排便及心肺腎臟排水功能差的人都很容易成為「濕氣」一族。伍崇弘醫師建議排濕前先觀察,體內是不是真有濕的表現?觀察重點為一、頭重、全身沒力氣:早上起床,沒有休息後的清爽,反而感覺很累。二.舌苔白、厚且膩:刷牙時就算刷去舌苔,不久就又出現。三.肌肉無力:脾主肌肉,當濕氣進入脾胃會有肌肉無力情形。四.大便不清爽:排泄物不成形、溏瀉、黏膩或出現便秘但大便形質軟黏,則是更嚴重濕的表現。

tvb now,tvbnow,bttvb' Q/ R- T7 H+ |

中醫師診斷後再服中藥


8 U7 E8 W: N6 ]3 L4 R3 y! m( O5.39.217.77:8898

倘若出現以上狀況,就表示「濕氣」可能已經找上你,伍崇弘醫師建議透過食材藥材除濕,例如:以豬苓、茯苓、澤瀉、白與桂枝五種藥材組合的「五苓散」,有健脾利濕功效,但建議由中醫師診斷服用。


  E' T1 X& W) q( V5 h公仔箱論壇

食療與穴道按摩助除濕

1 e6 X! |# k) ^2 @2 b9 x. T3 [6 D9 C7 C

在食療方面,可選擇薏苡仁、紅豆及花椒、生薑等辛香料,還有白豆蔻、砂仁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薏苡仁、紅豆烹煮不加糖,生薑不去皮、花椒辛味都有益除濕,火鍋常有白豆蔻、砂仁,也具備辛香、化濕作用,酌量使用能幫忙排除體內濕氣。還有,足三里、三陰交的穴道按摩也可健脾益氣除濕。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