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中國時報:美景在天邊 物價上漲痛苦在身邊

1月3日電/今年是全球經濟復甦的一年,除歐洲外,美國經濟將明顯回溫,俄羅斯等資源輸出國也會有亮麗的表現,中國大陸經濟進入轉型期,陣痛難免,但維持6~6.5%成長率不是問題。對成長率2%不到的台灣而言,反而將是痛苦增加的一年。 公仔箱論壇' Q  z* F. B, A4 N

3 T5 Z6 A+ E! @2 b4 u: v2 c# W公仔箱論壇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蔡政府的經濟政策主軸,對內主要強調擴大財政支出,增加內需經濟,減少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對外強調新南向政策,要把出口與投資過於集中大陸的份額移往東協等國;調整產業結構則以“五加二產業”推動轉型;能源政策在全面廢核後,以綠能取代,同時許以“穩定的供電、平穩的電價”之美景。 5.39.217.77:8898- V# L' r9 i8 f" U. j& p# ^

  _  l+ b- @( R: F5 T/ A( R9 _  蔡政府強調內需經濟,台灣作為中小型出口導向經濟體,內需根本無法支撐現有經濟規模與國民所得,只有那些人口以億計、經濟規模上兆的經濟體,才能以內需經濟為主體。例如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只有13%左右;外界視為以出口為主的日本與大陸,出口占GDP比重在日本只有15%,大陸也只有22%左右。
2 K  M9 L$ t$ ttvb now,tvbnow,bttvb7 C( b+ e' _2 y  ~$ @: ?0 ~
  台灣經濟命脈在出口,出口表現好,企業與員工獲利後才可能消費、擴大內需。蔡政府強調內需經濟,反而成為無能拓展出口的理由與藉口,因此強調內需經濟對台灣而言,是務虛而不實際。即使蔡政府端出幾個大型公共建設計劃,但一個計劃從規畫、核定、設計、土地徵收,到最後工程開展後才對經濟有較大的挹注,往往需時3~5年,對明後年經濟亦難有幫助。 5.39.217.77:8898) I0 ?. R! N+ W: w* s

- n7 e0 h( o  J) X# w# b1 W. E" R  蔡政府提出的五加二產業政策,是新政府調整產業結構的核心,“行政院”也已通過多項計劃。但這些計劃在提出時已引發不少新創業界的質疑,更被批評停留在過去蓋園區、搞硬體、甚至圈地的老路。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就指政府的產策政策“空有結構與形式上的創新模式”,“短期內可能無法讓台灣經濟扭轉劣勢”,這應該是經濟學家所能做出最“含蓄”的公允評價。
, M, S9 I: ^% p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u$ L$ t% Z0 _. F
  新南向政策原本就被批評為違逆經濟法則、無視大陸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進口市場,占台灣出口的近4成的事實,難以成事;在美國特朗普上台後退出TPP後,新南向更是空中樓閣,原本垂手可得的兩岸貨貿也告終止,台灣再難突破經貿邊緣化命運。  5.39.217.77:8898  }8 b- t1 W" P4 P. a- o
公仔箱論壇% X9 ?9 i7 r6 l* A5 V% ^" o/ c
, [% U2 V! q; G( {8 C
能源政策則堪稱蔡政府“新政”中風險最高、最荒謬、對台灣長期發展傷害可能最大的政策。民進黨要全面廢核,把綠能比例提高到20%以上;但對電力稍有知識者都知道,綠能不穩定的特性無法取代穩定、可24小時發電作為基載的核電與火電,結果是台電仍要繼續增加火電機組,如此台灣絕無可能達到減碳目標。而綠能成本遠高於核電與火電,亦非短期可完成。維持電價平穩、供電穩定,又要達成減碳目標,是彼此衝突、完全不可能同時達到。
2 U/ H7 C9 Y. [& B$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I% E; Y% }* m6 l4 r3 @2 Y4 b5 Z公仔箱論壇  蔡政府自詡的能源美景尚未來到來,台灣就會發生缺電危機,去年夏天以來,多次電力備轉容量降到限電界線。缺電風險影響投資意願,而一旦全面廢核後發現綠能難擔重任,一切悔之已晚,電力建設耗時至少10年,要再建核電廠更毫無可能。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很可能置台灣未來10年的經濟與產業於險地。
- ]2 X$ K, `1 L( o% U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W( y6 m4 N! k
  從經濟循環的角度看,民進黨何其幸運;台灣經濟在前年衰退,去年第2季則恢復正成長,新執政團隊上台,正好碰上景氣復甦。但這波景氣回升明顯不是政府做了什麼有益經濟的事,而是景氣循環與國際經濟變好之故。反倒是民進黨執政之後,不論是處理勞資議題、環保問題、地方自行其事、甚至兩岸經貿,都讓企業界難以安心,導致投資意願降低。
3 ]/ P1 L' W) S# A4 h7 F5 y! B$ j5.39.217.77:8898
" o8 I: G: U4 }+ X- stvb now,tvbnow,bttvb  民進黨政府的財經政策幾乎都是“美麗的遠景”,許以數年後的台灣新面貌,未來能否實現尚未可知,現實則是今年經濟與產業發展就會碰上許多問題與風險;今年1.87%經濟成長率只稍高於去年的1.35%,復甦力道微弱,並無可喜之處。但因政策導致的勞動成本增加、能源價格上漲造成交通與運輸成本提高,及房屋稅提高導致居住成本上揚,民生物價蠢蠢欲動,今年恐怕再難維持低通膨,加上美國升息對台灣低利率可能造成壓力,對民眾而言,恐怕是“痛苦指數”上升的一年。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