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手汗症

手汗症是手部出汗過多,一般都會伴有腳汗過多的現象,尤其在夏季天氣悶熱,毛孔開張,手汗往往更嚴重,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會覺得手汗不斷,甚至脫皮,嚴重影響工作及社交,而手汗症的嚴重程度和情緒也密切相關,一旦遇到壓力或緊張時,便會心跳加速,接着手汗就彷彿泉水般冒出來,若恰巧面臨握手或遞交文件,還害怕對方被濕冷的手掌嚇到,或是汗水把文件弄濕,這就是Joy求診的原因。tvb now,tvbnow,bttvb4 Q( n8 w2 x5 M) w/ Q7 Y  k
Joy問:「譚博士,請問形成手汗症的原因是什麼?」
' }6 a+ c' k% x$ S( {tvb now,tvbnow,bttvb津液失調
& e9 Z- a: E) Btvb now,tvbnow,bttvb我答:「中醫將體內的所有水分統稱為『津液』,主要是指體液,包括唾液、胃液、腸液和汗液等分泌液,同時亦包含尿液屬排泄液。如果體內失衡、津液失調、代謝不良,就可能發生手汗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L1 e+ y  p6 E$ |
導致手汗症的成因如下:0 ^; v/ x1 y1 L5 u+ S; Q# }- P! i
氣血虛弱:由於氣血虛弱,臟腑功能的減退,氣血不能遠達四肢末端,故毛孔鬆開,手腳發涼,冷汗頻出,常伴有心悸、健忘失眠或神疲倦怠等症狀。
7 v8 L3 K* i- i" W; z: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心肺不足:心主血,汗為津液所化,血與津液同源,均為水谷精微所化生,故曰「汗為心液」、「汗血同源」,加之肺能「助心行血」,若心肺不足者,氣不攝津,部分患者除手汗多之外,還可兼見腋下、心胸汗出如泉。  _) z7 J# A2 _
營衞不和:「營在脈中,衞在脈外」,衞氣強能保衞與固攝津液,血中津液一般依賴心陽的蒸騰,固發汗功能是衞氣和心陽互衞作用的結果,若營衞不和,衞氣不能固守營陰則津液外洩而出現手汗,常伴惡風、易感風邪和頭痛等。
; H6 J$ Y9 V+ E# x9 }脾胃濕熱:飲食不節或外感濕邪,損傷脾胃,濕濁內生,蒸久化熱,濕熱旁達四肢,逼津為汗,故出現手汗且見汗味重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c4 _0 L* [- [" v: [) u
脾胃虛寒:中陽不足,胃中虛冷,陽氣不固,失於固攝,形成冷汗外溢手足。
( q  b; F  n2 Z( ~  [! t# @* B" e4 _& h公仔箱論壇Joy問:「手汗過多對身體有什麼壞影響嗎?」
- N/ r1 y+ e2 |3 u  f: k9 m我答:「手有三陰、三陽,肺、大腸、心、小腸、心包(心臟外膜與營養)和三焦(胸腔內的臟腑)等經絡,若手汗過多,會導致經絡氣血過分虛瀉,令經絡氣血不足,久之不但出現經氣弱,還會波及相對的臟腑功能。再者手汗症為患者帶來很大困擾,因手部時常汗濕,嚴重者成汗滴,同時還會引起手部皮膚細菌感染,導致各種皮膚疾病,對日常社交造成很大的影響,患者手部易脫皮,在炎熱或者緊張時,更會反饋令腋下或足下出汗,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長此以往,患者心理上易產生焦躁和自卑的負面情緒,不願意與人交流,影響正常的生活和交際。」# h' d% s' E  y$ u7 O+ \
Joy續問:「請問有什麼方法改善手汗症呢?」
  L% u. Y$ M) ?4 O5 j; b4 G3 L5.39.217.77:8898我答:「可嘗試針灸。針刺內關、曲池、合谷和神門等穴,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一次,七次為一療程,可有效調節津液、收斂汗液、調和營衞及平衡情緒。」
: U2 z9 f! @9 i4 z3 f0 c5.39.217.77:8898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