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公義何在?】學術自由學者聯盟:港大對調查楊丹涉嫌學術造假事件的六大問題

【公義何在?】學術自由學者聯盟:港大對調查楊丹涉嫌學術造假事件的六大問題公仔箱論壇7 z+ }# x7 W. B: b- p
5.39.217.77:8898# v* R5 c& E- X% {; L0 N$ V* U! m

9 h9 r9 F- s0 B4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7 `" w: A- g0 R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 C1 \2 m: W( s
資料圖片: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港大圖片)
! s! N7 M2 K2 `( H2 T9 K% a公仔箱論壇
編按:學術自由學者聯盟就香港大學學者楊丹涉嫌學術造假事件的學校調查處理,今天(5月9日)發表聲明,全文如下。公仔箱論壇, s$ A. D) z1 b. O$ v* D! C
誠信何有?責任何在?公義何存? — 香港大學對調查楊丹涉嫌學術造假事件的六大問題6 d& d: z/ W- b! d3 p" W. C
tvb now,tvbnow,bttvb& c4 C- e" ?/ L, b# H
【事件梗概】
7 |7 w/ s3 Y# z3 Y) s% J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7 @( n7 O7 W1 e/ r
投訴
5 E( x* f$ u) N5 B0 ltvb now,tvbnow,bttvb( b* Z  N5 u. _( I3 y* j8 o
港大化學系前助理研究教授王凱峰向大學投訴,指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及其團隊(負責實驗的博士生黃乃淇及胡俊)在一篇期刊論文涉及造假。該項研究結果再交由王凱峰的團隊接手研究其應用,但王始終無法得到論文所得的結果。王其後發現論文用作比較的幾張圖片,是從不同日期進行的實驗中抽取。王於是收集楊的實驗原始數據,發現3種可疑手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6 G6 ^0 I, B/ Q

$ Y$ U, n9 Z$ l% l1 z+ S專家結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H1 E5 o2 }; J( q7 C) Y" W& u" j

. }  D# m$ [7 h3 r  T* I公仔箱論壇港大其後委任城大化學系副教授林潤華負責監督黃乃淇重做實驗,表示楊丹團隊可以透過操控激光強度造假,投訴「看來成立(appear to be valid)」。港大校長亦請來倫敦國王學院化學系教授Gareth Jones任專家證人。Jones表示,未有在論文註明,而使用不同激光設定下樣本作比較的做法「不可接受」。因此,根據《蘋果》取得的調查委員會報告初稿,委員會接受王凱峰提交的數據真確,並確認3個造假情況均有發生。
. h# X$ }! |( V8 x" E8 O( ]  ptvb now,tvbnow,bttvb( i( ~+ P. e& f0 r3 \- {
荒謬結果: M8 X; l! f1 S$ C! o% z  l
公仔箱論壇$ o# e0 k9 S& C, u0 A/ I# ]  {
校方確認論文中的實驗涉及多個不當手法,但因為信納實驗由學生負責,楊丹對情況並不知情,裁定投訴不成立;而負責造假實驗的兩個博士生,早前已被一個由非科學家組成的紀律委員會裁定無罪,導致這個獲公帑資助的研究,出現「有人造假,但無人要負責」的荒謬結果。
" f$ [7 D( S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q: z# Q3 L8 Q; @3 P/ y, z【六項疑問】
: c4 ~, Q4 A7 @; S8 {7 g5 o0 Y. H5 q. @% S
我們認為,港大的調查疑點重重, 如不能澄清以下問題,聲譽肯定受損。同時,港大若縱容造假者報復,勢必使為求真相而告密者大大減少, 最终變相鼓勵更多學術造假。公仔箱論壇% V9 W) w+ z$ B7 F7 D& Z+ [! r: W

7 H4 r5 r. b% L3 g5.39.217.77:8898負責造假實驗的何以無罪?
5 Q7 k6 a8 ^- G' O1 ~% }3 l. a1. 調查學生的紀律委員會成員由教務委員會成員組成,但成員全都不是科學家。委員會委任了城大化學系副教授林潤華任技術顧問, 表示楊丹團隊可以透過操控激光強度造假,投訴「看來成立(appear to be valid)」。 何以紀律委員員 漠視技術顧問的結論, 將涉嫌負責造假實驗的兩個博士生,裁定無罪?5 _8 E9 |( j- c" ?: p6 |
公仔箱論壇( I& N+ B# w+ v" \+ T( L6 a
處理程序兒戲?tvb now,tvbnow,bttvb5 `" l) o$ v! @) ?
2. 紀律委員會成員全都不是科學家, 港大以處理一般學生紀律問題的紀律委員會處理對學術造假的投訴。港大為何不遵循一流大學的國際標準,卻以不嚴謹的做法,得出令人懷疑的調查結果?0 m# E2 b6 P; @* ^1 T$ ?

# c2 J. X- l: d( c' a- s3 utvb now,tvbnow,bttvb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不用負責?公仔箱論壇8 H6 B1 T% B$ R& I4 X+ N& I
3. 港大信納實驗由學生負責,因此認定楊丹對造假並不知情,並裁定投訴不成立。但楊作為論文的通訊作者,是整個研究的總負責人,理應對研究中的重要數據有所了解,但如今卻無須負上任何責任。港大究竟根據什麼信納楊丹的說法? 將來如有教授造假,用同樣藉口自辯,又會再出現「有人造假,但無人要負責」的荒謬結果?
- s7 l3 \: @3 F( B& _7 x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f9 q: c& F0 \# W! y
原告怎會變被告?公仔箱論壇9 Z! |/ Q6 N+ t! r* r
4. 楊丹一直否認指控,反指實驗的原始數據被投訴人篡改及選擇性呈交。但港大計算機科學系專家就此向紀律委員會作供,指除非具備專業電腦及逆向工程的訓練,否則不可能篡改原始數據。校長馬斐森請來倫敦國王學院化學系教授Gareth Jones任專家證人,在報告中表明顯微鏡內的原始數據不可能被不留痕跡地篡改。何以港大會接受楊的說法,把王由原告變成被告?
3 s2 N# g; C0 @: ftvb now,tvbnow,bttvb
; Y6 D% S* Y: d/ d; [9 F6 l" Rtvb now,tvbnow,bttvb利益衝突嚴重?
1 d) v0 n- a2 W* g5. 港大當時負責處理調查的研究副校長(現任首席副校長)譚廣亨,曾和楊丹合寫多篇學術著作,部份文章的研究題目正正是今次被投訴的螢光探針,涉及嚴重利益衝突。投訴人曾向時任首席副校長錢大康反映,但不獲受理。按學術界慣例,若有研究被發現造假,大學和期刊會追溯該學者過往就同一題目的研究逐一調查,因此一旦楊丹罪成,譚的著作亦難免受牽連。何以當時的首席副校長錢大康,在投訴人已經書面講解譚與楊的密切關係後,仍然堅持由譚負責調查工作?
' F( N8 S  P0 z' V( u, r+ c5.39.217.77:88989 W1 W- B# Q# p* S1 m, t" f
保護告密者政策怎能失效?
! D# t( h) E0 Z$ V6 w; O6. 該校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涉論文造假,校方的調查雖證實有人造假,但楊丹和負責實驗的研究員卻毋須負責,繼續在港大任職;相反,舉報事件的學者就遭受不同形式的報復,告密者全部被逼離開原有崗位,「告密政策(Whistle-blowing Policy)」似乎完全失去作用。港大為何沒有嚴肅調查當中所涉及的報復行為?這樣做變相鼓勵造假, 將來還怎會有人告密呢?
8 Y1 @7 R2 p, l  r- q. z$ G2 W2 g5.39.217.77:8898# G; ^/ y2 O3 o! c# Y# l  @
2016年5月9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