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兒靜不下來,總是讓父母傷透腦筋。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幼兒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生發之氣蓬勃,可說屬於純陽體質,因此陽氣偏盛、體質偏熱,呈現陰弱陽盛、陰陽失調之象,以致於動靜變化失去控制,久而久之自然出現陰靜不足、陽動有餘等過動症狀。5 _& I, |/ Z& R% R( Y4 J) l
v: d! B9 j4 M$ V l
簡單來說,幼兒生理功能比大人旺盛,但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卻不如大人完整,只要兩者之間失去平衡就會產生問題,過動症就是其中之一。
) s% W' J4 F. B: Q) U公仔箱論壇+ }6 @$ r& y/ ?: N6 _
羅醫師指出,中醫認為,過動症狀表現與肝、心、胃、脾、腎等五臟六腑皆有密切關聯性,比如《黃帝內經》提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意思是說情緒不穩、燥動不安,都與「肝」、「風」有關;精神意識活動與「心」有關,心火容易亢奮,常會心神不寧、多動不安。. x: K( E5 _' B' K M( u
( P- Y0 e) a8 X- l4 Y0 ]0 g* y)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睡臥不安穩,常與「胃」不適有關;脾胃相表裡,脾胃生理功能互相影響,所以與「脾」有關;造成焦躁或坐立不安、睡眠不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動作,其實也都與「腎」有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a* D: ~/ s* M2 U5 Q% K) u6 Q5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T8 i% p7 W* u: \
羅明宇醫師指出,根據臨床經驗顯示,過動兒除了常會注意力不集中、過度衝動過動之外,大多數也會出現半夜磨牙、睡不安穩、易驚、容易生氣、愛踢被、怕熱、多汗、體熱、便祕等陽氣偏盛的症狀,而且還有很高的比例含有鼻子過敏、鼻塞、氣喘、皮膚過敏等症狀。: Y' L( J' S, S" g, y$ y6 Q
, v. H+ {/ d, e9 o2 R0 E6 rtvb now,tvbnow,bttvb過動兒體內臟腑常受外邪影響導致發熱,造成陽氣旺盛上炎而引起上述症狀,就以心為例,心與精神思想有關,如果邪熱上擾於心,將會促使患者在思維上、情緒上、行為上較難自主。
! F4 Q7 d4 O0 Y8 m; I4 ]公仔箱論壇5 A5 d& w4 C( ]4 }, t6 L4 W
過動症幼兒必須長期服藥。羅明宇表示,傳統中醫療法治療過動症,從八○年代初期就開始出現相關研究,雖然治療效果比西醫緩慢,但是中藥適合長期服用,而且相對不會出現副作用,臨床上能夠增進食慾、改善睡眠,以及減少遺尿、汗多、易驚、夜遊、痰多等症狀。! X( @& X& S9 Q* }: Z
+ ?/ Z9 Q1 K; [7 G* O+ f( Wtvb now,tvbnow,bttvb羅醫師指出,門診中碰到家長帶十多歲的詹小弟前來求診,家長主訴孩子讀書不專心,看電視時會胃脘脹痛,現場診斷發現患者胃脹氣嚴重,而且食慾差、稍微便秘,五天前還曾發燒、嘔吐。診斷後確定為過動症,遂使用甘麥大棗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溫膽湯等中藥處方,以及竹茹等單味中藥材。4 N; Y3 r3 T8 G' Y+ w$ U
: `3 J1 n: ^1 Q1 L# }公仔箱論壇甘麥大棗湯能夠養心寧神、和中緩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可以平補陰陽、潛鎮固攝,溫膽湯有助溫膽和胃、除痰止嘔,竹茹可望清熱消炎、化痰止嘔。羅明宇醫師指出,家長帶患者複診後,主訴症狀獲得改善,特別是胃脹痛、食慾、排便順暢等。
9 S4 `4 w2 y! P$ ~. ]" u0 m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P& L2 I% ^9 m% O% }# Q
過動兒必須注意飲食宜忌,比如可以多吃幫助提高專注力的食物,包括起司、豆類、瘦肉、雞蛋、堅果等;多吃幫助睡眠的食物,像是葡萄、柳丁、梨子、柑橘、蘋果、奇異果等;多吃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幫助減緩過動症狀,包括鮪魚、鯖魚、鮭魚、秋刀魚等體脂肪較多的深海魚類。
4 {1 |: X: i, _. S9 I公仔箱論壇, N2 l" T9 A G8 L$ U9 h/ P
值得家長注意的是,有些食物不宜多吃,因為可能促使症狀加重,比如組成單一碳水化合物儘量少吃,包括玉米糖漿、精製糖、糖果、蜂蜜、麵粉或白米加工精製的食品等。此外,人工色素、食品添加劑、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最好也應少碰為妙。
3 Z7 X. o" t8 W# G( A; Q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U9 f! W' q5 E7 q- Z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