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旺報18日社評說,隨著兩岸民間交流日益緊密,兩岸中國人相知相惜感情日深,兩岸一方一旦突發災難事件,對岸就會立即伸出援手,展現命運共同體情懷。農曆小年夜台灣南部發生強震,造成台南市樓塌意外,百餘人遭到掩埋,大陸立即馳援。浙江民間公益救援組織“公羊隊”第一時間就趕到現場,協助搶救達72小時。撤離前線後,隊員還給災區送去救災物資,並募集賑災善款。
0 y: f/ w2 }( x; P* B _tvb now,tvbnow,bttvb. V' @! o% S1 W0 t
社評說,公羊隊獲得台南市民熱情的歡迎,一位隊員返回大陸後告訴媒體,台南民眾聽說他們是來自大陸的救援隊,自發給隊員買來了披薩和泡麵慰勞。披薩上面還寫了“加油”兩個字,令人感動。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e, u4 t% i5 P: g" E; [& b
# u6 S! n: }/ z D0 K# x
兩岸互助救援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開始。台海不論風平浪靜還是波詭雲譎,一方有災,對方都會盡力救援。2008年汶川地震,台灣捐款超過50億元新台幣。2009年台灣“八八風災”,大陸與港澳地區捐資近40億元新台幣。此次台南地震,大陸網民自發為台灣同胞祈福。各界紛紛捐款捐物。其中,曾在地震中得到台灣救助的四川北川縣、蘆山縣,向台灣紅十字組織各捐贈100萬元人民幣。 9 Q5 c9 o7 ?$ l2 u% t! Z( v$ \
% H1 s3 H" j5 S: Z+ h- a6 w
兩岸關係本就血濃於水,兩岸救援合作也優勢互補。大陸政府動員力強,中央與地方聯通機制通暢,救災效率高。大陸人力、物力、技術設備等救災資源充沛,台灣救災軟實力強。台灣慈濟基金會在赴陸援助時,就為兩岸救助合作樹立了標竿。每次發生地震時,慈濟的志願者們最快到達現場。無論冬夏,志願者們都會在現場發放熱食。災民自然就會來到身邊,義工會跟他們聊天。在發放物資時,志願者鞠躬把物資送上,照顧受災人群脆弱敏感的心理。 tvb now,tvbnow,bttvb T, b i# h7 R. `0 b, F) g
" R( [0 E* d' W# V; e+ v g 社評說,兩岸如果攜手救災,將顯著提高救災效果。但目前台灣基於政治考量,還不便及時開放大陸官方救援力量到台灣。以此次台南地震為契機,雙方應探索建立互助救援機制,造福兩岸人民。 tvb now,tvbnow,bttvb& M2 T! D1 `5 Q5 a; J; @
9 X* o5 j- g; U+ E1 N5.39.217.77:8898 一、調整心態,增強政治互信:政治互信是影響兩岸救災合作的最大瓶頸。沒有互信這一基礎,救災就會受阻。台灣“八八風災”時,大陸捐贈的組合屋曾被綠色媒體指為“汙染超標”,結果事後檢測發現無一甲醛超標。大陸救災力量也受到過當地政府不公平待遇,對日本的救援力量表示出熱切歡迎,大陸救援則受到排斥和不信任。
1 ~0 i7 Z9 A8 A1 w! p7 \) S ]2 A5 }) ^4 m( D7 S
大陸同胞發自本心的愛和救助,應得到台灣的積極回應。此次台南地震,大陸方面第一時間表達提供醫療救治、血液、受傷民眾康復療養各方面協助的意願,希望出一份力。但大陸救援力量仍難以進入。
$ T. y# H8 f" w! i- g1 g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Y' q2 ~9 x8 t# J+ l2 o3 W: |0 n
二、加快機制建設,擴大溝通管道:兩岸救災合作還未形成科學合理、快速有效的運作機制,影響救助效果。陸委會和國台辦已設有危機溝通管道,但屬於臨時性的機制安排,容易受到兩岸政治情緒影響。當下,兩岸政治環境發生變化,救災溝通管道也需做出新調整。一方面建立更高層級、更穩定的官方溝通機制,提高溝通效率。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層面建立平台面臨困難,需拓展民間管道。除了紅十字會,兩岸其他民間組織、地方政府之間可以逐步建立細緻、順暢的機制。海協會與海基會能否授權有關部門建立災難溝通機制,亦是可以探討的方向。
_& S+ P- C( S" q' b公仔箱論壇, `# g R, u9 A1 i& x
目前兩岸簽署了《地震監測合作協議》和《氣象合作協議》,未來可以擴展到災情通報系統、救災臨時入出境制度安排、救援培訓、災後重建、災後心理輔導等大救援範圍。除了地震,颱風、火災等天災人禍,也應納入溝通清單。 tvb now,tvbnow,bttvb9 ]; F; H- l! Q. X: s/ m
0 b& s% _$ V) ]/ D1 s- V5.39.217.77:8898 三、資訊互通,合作救災:此次大陸公羊隊進入台南救災過程較為順暢,是因為隊伍中有台籍隊員幫助引導。對其他大陸救援隊來說,恐會面臨簽證辦理、隊伍接洽、救援安排等問題。救援有黃金期,在短時間實現順利銜接,需要資訊的充分流通和高度信任。兩岸應建立協調中心,在災害到來時統合資訊、迅速決策並進行物資調配,使災民得到及時的物資和救助。 5.39.217.77:8898% e4 ]$ T8 @/ O1 b- R5 w
, C2 b7 v- G: y) W E5 e公仔箱論壇 社評說,2月12日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所屬《中國時報》曾發表社論〈我們都是台南人〉,呼籲國人以同胞心援助救災與災區復健。今日我們願藉《旺報》一角,呼籲兩岸同胞放大格局,以“我們都是中國人”情懷,建立兩岸合作抗災機制,在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兩岸民眾間的互信,從而築牢兩岸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救災發自本心,也應回歸人道和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