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生後,在許多父母心目中飲用的食物好像只有3種:母乳、牛奶製品和豆奶製品。而豆奶製品就像最後的選擇。可是大家又是否想過大豆配方奶粉也可以造成敏感呢?
% y+ ]3 F& O- N3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o) c0 a' v6 g#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D1 v' ^, e6 [" o%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美國過敏症協會指出大豆是常見致敏源之一,但與其他過敏症相比,大豆的反應比較溫和。常見的病徵包括出疹、痕癢、流鼻水、黏膜腫脹或腸胃不適等。幸運的是,就算有較明顯病徵的人,大部分在小學階段會自然痊癒。要好好避免敏感,就要認識它的來源。
: W6 T B1 {4 e/ D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u* `8 [: ^0 A+ z' E
除了明顯的大豆製品(如豆奶、豆腐)外, 還有以下的地方出現:一、醬油,如豉油、味噌、日本/韓國醬油;二、素食的材料;三、某些保健產品;四、粉狀濃湯調味料。同時,很多對大豆敏感的人也會對其他豆類產生過敏反應(包括花生、扁豆、豌豆等),對於豆莢科植物,還值得一提的是,有時在烹調時,由於未能徹底清潔廚具,以致含有大豆成分的食物或醬油材料的殘留物沾了之後的食物,而引起敏感。
6 S, y" l3 J6 i' D0 L5.39.217.77:8898
$ P! p! r0 c0 j' q5 F5.39.217.77:8898要知道是否大豆敏感,主要是由病歷開始。一般父母在發覺孩子有以上所講的敏感病徵後,便可由孩子的食物、接觸物和環境物質的記錄開始回想,之後可提供醫生作參考。而醫生為了確定致敏源的準確性,會考慮進行抽血測試或皮膚點刺測試確實。如果確實對大豆有陽性反應的話,最好嘗試用測試的方法去再進食小量豆類製品,看看有沒有敏感的反應。如果有嚴重過敏的歷史,就必須在醫生監督下進行,因為有可能需要進行急救的步驟。當然,如果病歷和化驗結果已經非常明顯的話,就不用冒險測試。
: Y' J5 o Z- }# o. o$ a# R
' B* B5 ]; ^* o, B7 C- e2 R為了令孩子在父母不在場時也可受到保護,在孩子的健康記錄和學校記錄中也要註明,好讓老師和醫護人員提高警覺。大家要謹記,雖然豆奶敏感並非常見,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輕心的。 |8 \8 Z6 w* c% q. O
|